《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10 18:22: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80字。

  芣苢 插秧歌
  课后•训练提升
  一、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麦子的成熟就像一场声势显赫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饥饿之中的期盼和高温之下的煎熬,把农人们关于夏收的心情调动到了极点。“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无数次急切地观望抚摸之后,①                。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麦地是庄家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弯腰伸臂,刀光过处,一片齐刷刷的麦子顺势倒下。橙黄的麦地就像毁于蚁穴的长堤,在片刻之间开始出现残缺,一行、一块、一片,大有风卷残云的架势和撼天动地的气概。能割的人割,不能割的人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②                ,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茶杯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捡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麦秆刺啦的声音,车子咯吱的声音,老人训斥晚辈、孩子哭闹和年轻人说笑的声音,交响乐一样,在高温的天空里喧嚣起来。
  1.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比拟 夸张 排比    B.比拟 比喻 排比
  C.夸张 比喻 引用 D.对偶 比拟 引用
  答案:B
  解析:原文“麦子的成熟就像一场声势显赫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运用了比喻,“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运用了引用,“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运用了比拟,“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运用了排比,语段中未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推着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4.起兴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至于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谚语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请你再写三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