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9890字。
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河南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的时光轮转,到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的惜别怀远;从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民乐交响曲的悠扬转,到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 “留声机”的记忆流转……贯穿“两个奥运”的“中国式浪漫”如同一场盛大的筵席,让人回味无穷。饱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让“冰雪”元素与敦厚可爱、“瑞雪兆丰年”等美好寓意深度契合,总能让人心生欢喜。“中国红”与“冰雪白”交织的冬奥场馆,以及剪纸艺术的服饰,也让中国美学在世界舞台展现得淋漓尽。这种浪漫,中国人只一看,便能心领神会;世界细细品味,便能被深深触动。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tíng qì B.yánqì C.yán qiè D.tíng qiè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婉 ②至 ③需 B.①宛 ②至 ③须
C.①婉 ②致 ③须 D.①宛 ②致 ③需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心境 只要心境高远,即便结庐人境,也能体会“①,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的悠然自得;只要心境高远,即便身居陋室,也能享受“可以调素琴,②”(刘禹锡《陋室铭》)的高雅闲适。
孤独 王维巧妙设喻,用“③,④”(《使至塞上》)写出了自己出塞时内心的孤寂与抑郁;秋瑾用“⑤?青衫湿”(《满江红》)抒发了自己的孤独与知音难觅的无奈之情;张岱用“拥毳衣炉火,⑥”《湖心亭看雪》表达了自己孤寂幽愤的情怀。
友情 临近毕业,同学之间难免会有不舍,老师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⑦,⑧”两句诗送给同学们,告诉同学们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的。
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元末明初,随着《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问世,长篇白话小说终于在文学的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活力。清人金圣叹认为读《水浒传》“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今天我们读《水浒传》这类白话小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请任选两个方面,结合《水浒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2)“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很可能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下列哪个人物形象具有勇敢这一特质?结合名著内容,说明理由。
A.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简??爱(《简??爱》)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河南艺术中心由五个椭圆体和两片翻卷上升的艺术墙组成。;;。,使河南古代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①建筑群中间晶莹剔透的装饰柱,是根据河南出土的8700年前中华第一笛——骨笛的感悟而设计的
②艺术墙好似黄河波涛翻卷的浪花,穿越并见证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又如河南出土的2500年前的古代管乐器石排箫
③整个建筑群均取自古代乐器的抽象造型
④五个椭圆体是由河南出土的6500年前古代乐器陶埙造型演变而来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5.某学校开展“我的‘双减’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9分)
【活动一】小明同学将在班级的“我的‘双减’生活”交流会上分享自己对“双减”的认识、理解与建议,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
当教育“内卷”“卷”得我们心力交瘁时,当升学“魔咒”念得我们心惊胆战时,“双减”政策如天降神兵!我们再也不用天天对着作业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再也不用为了学习与父母闹得剑拔弩张、势同水火了。
但是,“双减”下的生活真的是放飞自我、游戏人生的吗?从关了太久的鸟笼里飞出的鸟儿,真的能顺利冲向蓝天吗?思虑良久,我发现,过好"双减"下的生活,还必须学会做好“加法”:加读书,增涉猎;加劳动,增技能;加锻炼,增体质。
我还想对父母说:;
我还想对老师说:。
这样的“双减”生活,便谱上了明亮而欢快的旋律,真正把时间归还给成长;把天地归还给童年了。
(1)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他的建议,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3分)
【活动二】班级宣传小组在做“我的‘双减’生活”宣传画报,有同学提供了下边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