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1年秋季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8960字。
2021年秋季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注意:1.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24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考生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正确答案选项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拮据(jū) 娉婷(pīn) 摇曳(yè) 自惭形秽(suì)
B.濡养(rù) 宽宥(yǒu) 诓骗(kuāng) 强聒不舍(kuō)
C.珐琅(fá) 嗤笑(chī) 恣睢(zhuī) 彬彬有礼(bīng)
D.风骚(sāo) 坍塌(tān) 胆怯(qiè) 相得益彰(zhā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彩 秘决 逢场作戏 理至易明
B.疗阔 诓骗 心无旁鹜 富丽堂皇
C.宿营 游弋 一代天骄 歇斯底里
D.戳破 复盖 格尽职守 迟疑不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段老师建议开展全校性的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大家都随声附和,纷纷表示赞同。
B.高铁新区工程的施工现场,机器声震耳欲聋,工人们夜以继日工作,为此项工程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C.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铸魂育人”的特性及作用不言而喻,我们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入课堂,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D.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上,而是深入思索,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家要深刻地投身到乡村振兴大战略的行动中来,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B.建设河池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沿边开发开放步伐、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C.随着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D.《民法典》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和现代意义的法典。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茶几,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C.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D.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欧阳修,字永叔,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卖油翁》《醉翁亭记》都是他的作品。
C.莫泊桑,英国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矣”中的“更”指晚上八时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题2分,共6分)
刻不容缓,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刘水凌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己。从教育方面来说,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看到在社会中,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却早已式微(注:泛指事物衰落),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诚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所说:“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围绕升学率展开,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不断得以强化,而无关项目则无人问津。虽然教育部门将升学率从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体系中删除,但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部门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