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正确对待利与义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9 18:23: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40字。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正确对待利与义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
  ②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
  ③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
  ④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
  面对各种说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是多则名言类材料作文。所给的四则材料来自古今中外名人。前三则是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张。第四则是马克思的看法。
  要想准确立意,必须先懂得四则名句的意思。
  ①孔子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该句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②孟子说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该句的意思是“王为什么一定要谈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③荀子说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该句的意思是荣与辱的最大区别,要看一个人对安危利害态度来判别。把义放在首位然后取利的为荣,把利放在首位而后才求义的就是辱。以义立身的就荣耀相随,处处通达,以利立身的就耻辱困绕,困窘交加;通达顺利者就可以驾驭别人,窘困者受制于人。
  ④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了解了每一句话的意思后,关键词是“利”和“义”。所以考生需要围绕“利”和“义”进行立意作文。
  立意:
  (1)是利,还是义?
  (2)论义与利
  (3)鱼与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
  (4)利义与利益
  素材:
  1.重义轻利的唐太宗——信义比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