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升格练习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奖孝金”
- 资源简介:
约3560字。
高考作文升格练习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奖孝金”
文题呈现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
据媒体报道,自从“奖孝金”制度推出后,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
然而,在一家门户网站所做的调查中,近半数网友认为护理院没有必要设立“奖孝金”制度。
面对护理院此举,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原作文
亲情不需要奖励
(点评:标题直接亮观点明,但“亲情”范围过泛)
一考生
苏州护理院推出的“奖孝金”管理制度给护理院中的老人带来不少的温暖。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却略微感到心寒。若是只有在金钱的鼓励下,人们才愿意多与老人相处,那么这样的亲情是否略显可悲?
(点评:开篇以简洁的语言引述材料,提出了“那么这样的亲情是否略显可悲?”的疑问,但没有旗帜鲜明地给出观点;且从提问题的角度来看,没有明确的角度意识——回答问题的意识。)
生活使然,子女需忙于工作,无法终日与父母做伴。这样的管理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自然相信多陪伴父母也是他们的愿望,但若是没有这样的管理制度,他们会不会放下工作,真正用心地陪伴父母?答案未必是肯定的。只是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之下他们也仍能抽空多陪父母,由此看来他们的生活也不是真的忙到一刻都无法停下。
(点评:谈产生“奖孝金”的背景。从考生的笔下看出是无意识的自觉,在这里没能得出与此不同的思考,分析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感觉分析的目的性不强。)
我想这是护理院推出这个制度的目的——让子女发现自己并不是没有空陪父母、看望长辈。这样的制度虽然在形式上有价值观的偏差,但目的和初衷终归是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女们也会渐渐领悟到这一用心良苦,寻找到真正的亲情。而真正的亲情,自然是“奖孝金”无法衡量的。
(点评:这段是分析护理院推出“奖孝金”的意图,在这里才模糊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我想这是护理院推出这个制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