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右江区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4740字。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测试试卷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作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赢,可以输
李松蔚
①对于最近流行“躺平”学,我呼吁“可以躺平”,意思是你可以做事,也可以不做,不做的时候不必苛责自己。
②向着成功奋斗,这叫积极。但是对于暂时没有成功的人,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奋斗一定能保证成功吗?不一定。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不确定才是生命中最漫长的修行,我们需要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保持行动的动力。那么我说,在这种状态下,别逼自己。逼自己没有用,除了激发情绪性的痛楚,造成一系列生理损耗之外,它很难对现实中带来真实的改善,反作用倒是不少。做不到的事,强求自己非做到不可,长此以往,人会陷入焦虑、担忧、自我否定,继而损伤创造力,损失健康,原本能做好的事反而做不好。
③不逼自己做事,不等于不做事。一个人要活下去就要做点事,才能维持基础的生存。因为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也要找点事做,有时候还会出于兴趣去做事,这些都不是逼出来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就是因为兴趣广泛,才成为画家、书法家、酿酒师和美食家的。
④在过去的教育中有一种偏见:想要成功的人绝不能允许失败,想一想都不行。如果一个孩子问:“我考不好怎么办?”父母恨不得掩上他的嘴巴:“傻孩子,你都没考!怎么能想这么丧气的事。”不丧气,成功就有指望,只有执着地想赢,才有可能赢。
⑤即便是对成功最孜孜以求的人,也无法避免对于失败的担心,对这种担心最简单的回应就是:是有这种可能,我接受,然后继续做该做的事;我接受输的可能,同时我也在为赢而努力;我争取赢,也不代表我输不起。
⑥想赢,可以输,两件事不矛盾。“可以”代表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只是多出来一些许可。不会消磨你的志气,更不是劝你躺平。你和之前一样,该怎么奋斗还怎么奋斗。多做点事,带着“可以输”的心态,可以做事,跟“必须赢”的做法不太一样,这是全部的建议,不妨试试看。
(摘编自《青年文摘》,有删减)
1. 下列关于选文“想赢,可以输”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想赢,可以输,两件事不矛盾。
B. 只有执着地想赢,才有可能赢。
C. 我争取赢,也不代表我输不起。
D. 多做点事,带着“可以输”的心态。
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运用了道理论证,论述了“别逼自己”的观点。
B. 第③段苏东坡的事例证明:出于兴趣去做事,往往会取得成功。
C. 第④段从正面论证了只有经历了失败,才能获得成功。
D. 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设问的修辞,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3. 下列语句中,填在第③段划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B.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B.根据第④段“在过去的教育中有一种偏见:想要成功的人绝不能允许失败,想一想都不行”“不丧气,成功就有指望,只有执着地想赢,才有可能赢”,第⑤段“即便是对成功最孜孜以求的人,也无法避免对于失败的担心,对这种担心最简单的回应就是:是有这种可能,我接受,然后继续做该做的事;我接受输的可能,同时我也在为赢而努力;我争取赢,也不代表我输不起”可知,本文强调的是在追求“赢”的过程中可以有“输”的担心,接受“输”的可能,同时为“赢”努力;而“只有执着地想赢,才有可能赢”的前提是“不丧气”“成功有指望”;本项理解有误;
故选B。
【2题详解】
C.第④段“如果一个孩子问:‘我考不好怎么办?’父母恨不得掩上他的嘴巴:‘傻孩子,你都没考!怎么能想这么丧气的事。’”可知,本段列举了孩子担心自己考的不好,被父母埋怨的事例,从现实说起,印证过去的教育偏见“想要成功的人绝不能允许失败,想一想都不行”,而并非“论证了只有经历了失败,才能获得成功”;
故选C。
【3题详解】
联系第③段“一个人要活下去就要做点事,才能维持基础的生存。因为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也要找点事做,有时候还会出于兴趣去做事,这些都不是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