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 资源简介:
约8040字。
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本试卷共19题,共6页。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1)读贵有得。读出陶渊明《饮酒》中“问君何能尔?__①__”的淡泊宁静,读出刘禹锡《陋室铭》中“斯是陋室,__②__”的高洁志趣。品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③__, __④__,风雨不动安如山”,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诵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⑤__,⑥”,感受词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时代需要“诗仙”李白“__⑦__, __⑧_”的坚定信心,虽历经艰难而自信依然;更需要“亚圣”孟子“富贵不能淫,__⑨__,__⑩__”的傲然风骨,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中国文艺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也形成了言简意赅①、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等美学旨趣,在世界文艺之林甲。今天的创作者在讲述中国故事的乙中,应该丙,看到鲜明的中华文化biàn②识度。这种审美旨趣难道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A.gāiB.hài)②________(A.辩 B.辨)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A.独树一帜B.独具匠心)乙________(A.里程B.过程)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将这种独一无二的审美旨趣充分传达出来②深入传统宝库
③让人看到庄重典雅又妙趣横生的文艺风貌④汲取审美养分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难道说这种审美旨趣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B.这种审美旨趣难道不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C.这种审美旨趣不能说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D.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难道就是这种审美旨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 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岑诗一二句写诗人东望故园,因长路漫漫,亲人远隔,不由自主地泪雨滂沱。
B.杜诗首句“寻常”表现出诗人遇见李龟年的次数多,含蓄写出往昔繁华景象。
C.岑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抒写感受,而杜诗善于通过时令特点抒情达意。
D.两首诗都是诗人在仕途落魄时所写,语言平实质朴,显得真切而又平易近人。
4. 两首诗歌同样写不经意的重逢,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余拟是年暂止游屐,而叔祖念莪翁①,高年冒暑,坐促于家,遂以七月十七日启行……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循溪觅胜,得石崖于北渚。崖临回澜②,澄潭漱其址③,隙缀茂树,石色青碧,森森有芙蓉出水态。僧结槛依之,颇觉幽胜。余踞坐石上,有刘对予者,一见如故,因为余言:“江山北二十里有左坑,岩石奇诡,探幽之屐,不可不一过。”余欣然返寓,已下午,不成行。八月初一日冒雨行三十里。一路望江郎④片石,咫尺不可见。先拟登其下,比至路口,不果。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念莪翁:与下文“刘对予”同是人名。②回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