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740字。
八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自测卷
(试题范围:上册全满分:120分自测时间:120分钟)
2022.1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学生应把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本人姓名、考场、考号等信息填写完整或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有根可寻、有本可立,一个民族才能①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根”与“本”,才能在文化建设上、在学术发展上、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阐扬上确立自己的基本话语、② 建自己的命题学说、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凸显自己的价值导向、传承自己的文化精神、展现自己的审美风范,由此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③ 进之路径,开辟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境界。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shàn sù bì B. chǎn sù pì C. shàn shuò bì D. chǎn shuò pì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迄②钩③俱 B.①屹②钩③具 C.①屹②构③俱 D.①迄②构③具
2、默写(8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4),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守城将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
(6)花中寄寓着作者无限的情感,“,。”(《春望》)杜甫触景生情,移情于花鸟,表达了感时伤怀的感情。
3、名著阅读。(共4分)(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
A:(性格特征)(1分)B:(人名)(1分)C:①(1分)②(1分)
(2)下列文段是从《昆虫记》中的一篇《蟋蟀的住宅》中选取的,仔细阅读选段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它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抱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间。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①《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结合选文说说蟋蟀具有的某一“人性”特点。(2分)
②从选段可以看出《昆虫记》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结合选段加以说明。(2分)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5、按要求完成任务(共9分)
(1)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带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3分)
②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二(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