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冲刺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
- 资源简介:
约19680字。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真题重组卷语文(河北专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1~4题20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某班诵读李大钊先生的《青春》,小勇试读时,碰到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gù________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jí________之忧哉?
(1)依次给这段文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循(xún) 迢(tiáo) B.循(dùn) 迢(zhāo)
C.循(dùn) 迢(tiáo) D.循(xún) 迢(zhāo)
(2)在这段文字拼音后的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 汲 B.顾 及 C.顾 汲 D.故 及
(3)请你联系文段语境,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帮小勇确定文段画线句中“资”的解释( )
A.积蓄 B.资质 C.凭借 D.资历
二、句子默写
2.(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文海拾贝,补充填空。
①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运用典故,点出诗作主旨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不乏叠词的功劳。请写出含有叠词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3.(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同学们为了完善报告内容,还搜集了一份图表。请你仔细观察该图,根据数据信息,帮他们写出结论。 (含标点符号20字以内)
全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情况
四、综合性学习
4.(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综合性学习
为传承红色文化,展现美好生活,郴州“村晚”活动将在汝城县沙洲村举行。请你作为活动志愿者,参与下列活动。
[拟欢迎语]为欢迎来宾,活动宣传组准备在现场悬挂一条标语,请你代为拟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对联]活动资料组正在根据下面两则“ 链接材料”拟写对联,但对下联末尾三个字把握不准,请你补写完整,便于张贴在“村晚”演出舞台两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1: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迫于严峻形势放弃汝城县城,翻过大山向宜章进军,经过汝城县文明乡(当时叫文明司)的沙洲村。11月6日,三位女红军住进农民徐解秀家里,当天晚上四人睡在一起,盖的是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红军的一条被子。第二天临走时,为感谢徐解秀,女红军把她们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徐解秀后来回忆说:“虽然那时候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
链接材料2:
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快速发展之路,让百万乡村的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上联:岁月沧桑半条被子铸经典
下联:党恩浩荡百万乡村____________
[邀请专家]“村晚”民俗展示活动环节需当地民俗研究专家位”会务组委托前往邀请,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0分)
五、诗歌鉴赏(6分)
(2021??湖南怀化??中考真题)诗歌鉴赏
【甲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乙诗】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5.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
B.【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C.【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D.【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