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同步练习23
- 资源简介:
约4420字。
文本对应练(十八)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
C [A项,超出/产生。B项,疑惑/糊涂。C项,学习。D项,道理/方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不必贤于弟子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皆出于此乎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惑而不从师而耻学于师
D [A项,介词,对于/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B项,指示代词,那些/副词,表示反诘,难道。C项,介词,相当于“于”/语气词,相当于“呢”。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古之学者必有师
B [A项,所以:古义,表凭借,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B项,古今义均为“技能、学业”。C项,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D项,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下列对各句中加点的“师”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则耻师焉 ⑤孔子师郯子 ⑥吾师道也 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⑧不耻相师 ⑨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②③④/⑤⑥⑨/⑦⑧
B.①③⑧/②⑤/④⑦⑨/⑥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
5.下列各组句子中,“之”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郯子之徒句读之不知
C.蚓无爪牙之利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