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4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30 22:22: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10字。

  课题
  荷塘月色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难点 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补充
  教学要点:了解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1—3段落)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有其多种含义
  “举杯邀明月,对印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
  二、新授课
  1、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了解社会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3、请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设置问题,分析课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