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届高三月考试卷(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070字。
雅礼中学2022届高三月考试卷(七)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并不考虑表现对象的生理及物理的科学属性。那是一种不受什么透视学、解剖学限制的自由创造:只要能表现作者心中的意念,任何自然界的或外在的客观形象都可加以改造、变形或组合。民间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意念的表现,或规整概括,或装饰均衡,或模糊抽象,或大胆夸张,只要作者认为好看,便都合情合理,却不必符合科学之理。三头六面,人首蛇身,鸟腹有兽,象中有象,只要能为意念服务,俱无不可。一言以蔽之,民间艺术是一种从意念出发的“意念艺术”。
民间艺术的意念不是沿袭本源艺术的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就是结合民俗习尚的祈福消灾、趋吉辟邪思想。因此,民间艺术所选取的形象,有一部分是从先人处传承下来的,诸如鱼、蛙、葫芦、十二生肖等;另一部分是从生活中来的,随意念而组合,手法多样:有象征,有谐音取意,有会意,有直喻,有隐喻。象征是用多个形象组成一整套的“语言”,以表达一个复杂的意念。如鱼枕是在双鱼的造型上再绣五毒形象,又在耳孔上加桃子的轮廓,使此鱼枕具有辟邪和保佑生殖繁衍、长寿等一整套互相关联的意念。因为鱼是从本源艺术传承而来的生殖保护神形象,五毒代表邪,桃子代表生殖繁衍和长寿。
民间艺术对于空间的处理,从不受焦点透视、解剖学或比例观点影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要求,即让作者想表现的所有东西都看得见。这样一来,所创造的画面就在互不遮挡的平面上展开了,重要的就放大,次要的就缩小,不受视觉空间的限制,取其神,保其意。
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是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行、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的。历代的中国平民百姓,觉得只有强烈的色彩才可以与大自然匹配,与天地协调,往往喜爱对比强烈、鲜艳明亮的颜色。因此,原色是民间艺术的基调。但五行、五色观和民俗的影响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民间艺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突出某一种颜色,以表达审美和生存功利上的追求。例如喜事的民艺品尚红,丧事的尚白;纸马与神灵和祈福有关,所用颜色就根据五行、五色观:金白、木青、水黑、火红、土黄。此外就是个别作者的主观用色,那就更自由、更意念化了。
(摘编自杨先让《追寻中国民间艺术的源与流》)
材料二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民间艺术在意识形态宣传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形式通俗,易于接受。民间艺术普遍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之中,人们对它不但熟悉而且天然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不但易于理解,而且会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民间艺术从形式到内容,其创造主体多为广大人民群众,具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性。三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天然具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融的特点。四是民间艺术植根于民众生活,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广大民众发挥作用。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其话语体系是几千年来文艺创作者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而形成的用来交往、描述、解释、评价艺术活动的言语符号系统。所以,提升民间艺术话语体系的时代性,是推动民间艺术创新发展的前提。时代认同需要经过情感共鸣、价值认同与理性升华三个阶段。首先,情感共鸣是适应时代性的起点,主要是指话语主体对民间艺术产生的情感共振。其次,价值认同是中心环节,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认可与同意。再次,理性升华是最终环节。在经过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后,话语主体经过理性思考,廓清民间艺术形成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是民间艺术具有时代性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要向优秀传统文化寻求灵感,另一方面要转化为新时代的话语表达。原有的民间艺术话语内容主要由意识形态话语构成,显得呆板、生硬与滞后。因此,在新时代场域下,必须在原有民间艺术话语内容的辩证分析基础上实现一种积极的扬弃。一是对传统民间艺术话语内容重新进行梳理、整合和提炼,结合时代特征,实现民间艺术话语的再生产。二是对传统民间艺术话语内容进行革新。也就是说,保留和提炼传统具有价值的话语,摒弃不能再加工、再生产的话语内容,从而实现话语创新。除此之外,考量和分析民间艺术话语体系的创新,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这个宏大的叙事背景,要让先进思想、有效内容和时代精神,有机地升华改造民间艺术,不断推进民间艺术话语内容的转换与创新。
(摘编自王宏硕《推动民间艺术创新发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间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意念的表现,作者为了表现心中的意念,可以对任何自然界的或外在的客观形象进行改造。
B. 民间艺术是一种从意念出发的“意念艺术”,其意念往往能体现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或祈福消灾、趋吉辟邪的思想。
C. 区别于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就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等各种形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D. 对传统民间艺术话语内容进行革新,意味着可以保留和提炼传统具有价值的话语,摒弃不能再加工、再生产的话语内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并不考虑表现对象的生理及物理的科学属性,因此不太合适用科学之理对其解读。
B. 正是因为民间艺术的形象能够取其神,保其意,中国民间艺术所创造的画面才可以完全不受视觉空间的限制。
C. 只有用新 表现形式来表达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D. 经济全球化可以让先进思想、有效内容和时代精神去提升民间艺术,因此全球化对传统民间艺术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滩头木版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作为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B. 著名画家黄永玉凭儿时回忆,画了民国时期的凤凰八景,题名为“永不回来的风景”,呼吁保护湘西古镇、古村落、古民居。
C. 《魅力湘西》大型综艺篝舞晚会全方位立体呈现湘西民间绝活、苗族鼓舞,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也促进当地民间文化产业发展。
D.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仅49克,丝缕极细,轻盈精湛,孔眼均匀清晰,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现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 湖南的花鼓戏、花灯戏、傩戏等是湖湘文化的瑰宝,请根据两则材料的观点,谈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怎样传承发展湖湘传统戏剧。
【1~5题答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民间艺术就是民间造型艺术……”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一段“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可知,民间造型艺术是狭义的民间艺术,选项表述绝对,以偏概全,遗漏了广义性。
故选C。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
毕飞宇
外人,或者说,初来乍到的人,时常会有这样的一个错觉,沙复明是推拿中心唯一的老板。实情却不是这样。推拿中心的老板一直是两个。如果一定要说只有一个的话,这个“一”只能是张宗琪,而不是沙复明。
和性格外露、处事张扬的沙复明比较起来,张宗琪更像一个盲人。他的盲态很重,内心也极度地内敛。沙复明做事的风格是大张旗鼓。他喜欢老板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