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学设计14
- 资源简介:
约2110字。
《说“木叶”》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重点通过探讨“木”的艺术特征,引导学生发现文学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理解文学语言含蓄美的精妙,获得鉴赏文学语言的启发。
2、学会运用语言的暗示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文学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理解文学语言含蓄美的精妙。
难点:学会运用语言的暗示性。
三、教学方法
1.采用感知、品读鉴赏、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2.点拨法。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为学生的思考导航。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动画视频,相同的一棵树经历四季的变化,由生简单谈一谈看完画面后的心情(生自由谈)
相同的一棵树,绿叶葱茏时和落叶缤纷时,带给我们的情绪体验是不一样的,诗人林庚的《说“木叶”》会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样的阐释呢?(板书:说“木叶”)
(二)研读文本
1、在文本中提取、筛选有效信息。
下面我们各小组组内交流,充实学案上的预习内容。(补充的相关内容请在文本中标注位置)
意象 相关诗句(举例) 特征 情感
树
叶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午阴嘉树清圆”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褐绿色
繁茂的枝叶 饱满,联想到密密层层的浓阴
木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秋风叶落的季节
微黄 干燥 典型的清秋
的性格
舒朗与绵密
迢远而深情
落叶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春夏之交
饱含水分
繁密 缠绵
落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比“木叶”显得空阔
2、从表格中我们有什么发现?
“木”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诗人林庚是怎么解释这种现象的呢?让我们再次回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
关键信息:
(1)、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
(2)、本身就含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