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4700字。
《种树郭橐驼传》二次备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经典散文作品,涵泳品味,理解文意,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特的美感,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系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
教学目标:
1. 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积累文言实词、 虚词及特殊句式。
2. 明确本文的中心主旨,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 掌握文章类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4. 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2.掌握对比、映衬两种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文言知识积累;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准确诵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一、课程导入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文章解题
种树 郭 橐驼 传
职业 姓氏 外形+绰号 文体
传记是一种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文体。从传记与史书的关系看,我国古代的传记主要有史传和史外传两类。史传是正史所载的人物传记,以司马迁《史记》的撰写为标志,“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人物传记较为精彩,富有文学性。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它是“稗官之属”,把它当作小说来看。
(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关注诗文题目的习惯,并回顾相关文体知识)
三、知人论世
1.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