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11 18:13: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930字。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咏物诗鉴赏
  教学目标
  1. 规范咏物诗答题步骤
  2. 提高咏物诗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规范咏物诗答题步骤
  难点:提高咏物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讲授法、归纳法。
  学情分析
  通过一轮复习,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考生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故二轮复习中,应从如下两方面突破:
  1. 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
  2. 针对考生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补短板。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2分钟)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梁实秋
  古人常常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今天就让我们从万物态中体会感慨情。
  (二)、明确考情(1分钟)
  《新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
  1.精读诗歌,感受其艺术形象,理解、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根据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角度欣赏作品。
  (三)、命题分析(1分钟)
  1. 从学科素养上看,创设情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求创新。
  2. 从考查方式上看,将命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综合探究情境。
  3. 从设问方式上看,小切入点是命题的趋势;题干的设问更加具体,让考生知道答题重点。
  (四)、教学目标(1分钟)
  1. 明确托物言志诗的答题步骤
  2. 学会由物及人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知识回顾(2分钟)
  咏物诗的定义及特点?鉴赏方法?
  常见标题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常见意象 咏物诗的对象一般是单纯的某物(松竹梅兰、虫鱼鸟兽),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常见情感 借物自况: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
  借物抒怀:表达高尚的情操或怀才不遇伤感等。
  借物寓理: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