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期末复习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卷(14大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11 15:11: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100字。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期末复习专题强化试卷检测试卷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醉落魄  范成大
  栖鸟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②绛河:天河。③樾:交相掩映的树木。④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⑤软红: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1)下列对本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B.“烧香曳簟眠清樾”句写出了词人于清荫之下点燃香炉、展开竹席,独自享受夜晚的宁谧清凉的情景。
  C.词中的花影、月色与音乐相应相衬,眼前景、耳边乐与词人的心中情相契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
  D.“昭华三弄临风咽”中“弄”有两层意思,一指玩耍,把玩;又一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
  (2)“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安万善吹觱篥中歌(节选)
  李颀
  枯桑老柏寒飕飑,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释】①觱篥(bìlì),簧管古乐器,似唢呐,以竹为主,上开八孔,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汉代由西域传入,今巳失传。②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③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与《李凭箜篌引》一样都是古体诗,题目中的“歌”是诗体标志。
  B.前四句用不同的喻体描写了吹奏觱篥的曲调特点,将抽象的乐音具体化。
  C.诗人善于借曲写曲,用《渔阳掺》和《折杨柳》唤起读者对觱篥曲的联想。
  D.除夕之夜,诗人听到美妙的觱篥曲,悲从中来,流露出借酒浇愁的情绪。
  (2)安万善吹觱篥的乐曲旋律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倾杯(宋)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①鳞翼:即鲤鱼、大雁。古人以为雁能为人传道书信。②楚峡云归:用楚王遇巫山神女的故事,借指欢乐不再。
  (1)上阙中“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一句中的“起”字非常富有表现力。请分析一下它的表达效果。
  (2)本词下阕是怎样抒写离愁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催试官考较戏作(节选)
  苏轼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注释】①此诗为熙宁五年,诗人任杭州通判监考贡举时作。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这一年却延迟至八月十七日放榜。②组练:指军队。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
  C.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
  D.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
  (2)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
  4.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  【宋】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宏大处开篇,充分展示皇宫的景象。“寒”“阑”二字暗示了春色将尽的凋零和作者内心略带凄凉之感。
  B.颔联以景寓情,蕴藉深沉,“金阙”“玉阶”其辞藻富丽堂皇,写出了一派升平之景,反映了诗人渴望中兴之心境。
  C.颈联着力渲染了上朝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繁华的上朝盛况。“迎”“拂”二字生动形象,描写细腻。
  D.本诗以“早朝”为中心,对“早”与“朝”的关系处理得当,既巧妙结合春景,又写出了宫廷气象和上朝的威仪庄严。
  (2)诗的尾联落笔不凡,感情复杂深刻。请结合全诗分析其表现的情感和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释】①箨(tu)落:笋壳落掉。②长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李凭篌引》中“空山凝云颓不流”皆属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言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