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8590字。
2021年下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卷
语文(试题卷)
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此系试题卷。满分150分,时量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卡序号相对应。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忧戚(qì)遏斯底里飘逸(yì)杜决箴言(zhēn)
B. 诓骗(kuànɡ)断章取意娉婷(pīn)宽宥恣睢(zì)
C. 汲取(jí)不言而喻坍塌(tān)流俗桑梓(zhǐ)
D. 恪守(kè)画龙点睛广袤(mào)鲁钝存恤(xù)
【答案】D
【解析】
【详解】A.忧戚(qì)——忧戚(qī),遏斯底里——歇斯底里,杜决——杜绝;
B.诓骗(kuànɡ)——诓骗(kuāng),断章取意——断章取义,娉婷(pīn)——娉婷(pīng);
C.桑梓(zhǐ)——桑梓(zǐ);
故选D。
2.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B. 疫情发生以来,人们都相应政府号召“宅”在家里,街上空荡荡的,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C. 爸爸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不要一遇到困难就依赖电脑,要自己先动动脑筋去思考。
D. 面对美国加征中国商品关税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中国政府针锋相对地采取了反制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语境指“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这个道理很明显,使用正确。
B.万人空巷:意思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语境指街上空荡荡的,和成语意思不符,属于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C.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语境指爸爸很认真地对“我”讲道理,使用正确。
D.针锋相对:意思是针尖对锋芒。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语境指中美双关的贸易战,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3.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达,使书信文化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②在过去的“纸上岁月”里,书信曾承载了一代人的真情与思想。③今年是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为了纪念他和友人走过的岁月,巴金故居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推出“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全国巡展。④从那些擦亮心灵的信里,我们读出了深情厚谊,读出了风骨和信念。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答案】A
【解析】
【详解】A.“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达,使书信文化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使”。故选A。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调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评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 , , , , 《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首先确定②④句用递进复句承接上句,阐明“赢得多方赞誉”的主要原因;③句归纳了前两句的“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①句强调是观众今天的文化需求。因此选C。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D. 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