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II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5 16:03: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230字。

  云南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II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一个悬浮在空中的小小陀螺快速旋转。“同学们,你们好!大家还记得我吗?”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响起,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教师”王亚平与翟志刚、叶光富出现在镜头之中……“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这是继2013年以来,中国航天员进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课。
  将科学课堂搬到距离地面400公里外的太空,难度可想而知。信号畅通是“太空教师”与同学们如约相见的关键。为了保障通信链路通畅、确保音视频信号稳定,天链卫星和地面各测控站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空中,天链一号中继卫星接力保障;在地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以及航天员支持等数十个岗位严阵以待——从空间站到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让太空授课“信号满格”,为更充分的天地互动护航。
  此次“天宫课堂”授课过程中,宽敞明亮的“太空教室”令人印象深刻。实际上,不仅地面上的孩子们可以看到“太空教师”的精彩表现,王亚平等航天员也可以通过空间站内的液晶屏幕,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
  据了解,天宫空间站的仪表和照明分系统进行了升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仪表与照明分系统主任李皖玲表示,空间站内的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具备人机交互功能,能够为航天员操作空间站提供交互及操作平台。同时为航天员在轨期间的舱内工作、生活、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任务提供环境照明。在授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液晶屏幕正是仪表与照明分系统重要设备之一。
  与8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天宫课堂”的“教室”升级了、课程丰富了、“教师团队”也扩员了。8年前,天宫一号的活动空间约15立方米;如今,天和核心舱的活动空间则达到约50立方米。此次“天宫课堂”的第一个主题,便是由王亚平展示在轨生活的场景。镜头中,除了授课所在的工作区,航天员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和就餐区等生活区域都精彩亮相,让人大开眼界。
  授课内容和教具选择也有讲究。此次太空授课,除了展示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现象等内容外,航天员叶光富还展示了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在失重条件下,通过空间站中的荧光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跳动。而在教具方面,在太空物资极为宝贵的情况下,教具的选择要精打细算。在失重环境的影响下,从教具的使用到摄像设备的稳定,航天员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和练习。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伴随本次太空授课成功开讲,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正式推出,中国太空授课将实现常态化。“天宫课堂”将结合载人飞行任务,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
  “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给人很大的想象和实践空间。10年后,也许这些孩子就可以进入空间站讲课。”太空授课科普专家团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说,这次太空授课为新时代科学普及、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学素质培养开了个好头。
  此次“太空授课”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不仅通过空间站搭建了开放合作的太空实验室,还通过“天宫课堂”搭建起公众和航天事业之间的桥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太空授课是开展公众科普教育的良好时机,让更多人对航天事业有直观的认知,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惊喜。特别是“天地”实验的差异,让学生看到地面上几乎看不到的现象、观察到物理规律的异同,在一连串“为什么”“原来是这样”的疑问和惊叹中,确立梦想的起点。
  (摘编自《“天宫课堂”点亮科学梦想》《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有空中天链一号中继卫星和地面各测控站的技术支持,“太空教师”才能与同学们如约见面。
  B.升级后的仪表和照明分系统,既能为航天员操作空间站提供交互及操作平台,又能提供环境照明。
  C.此次“天宫课堂”展示了航天员在轨生活的场景和一些科学现象,让更多人感受到“天地”的差异。
  D.此次“太空授课”的课程更丰富了,除了展示物理、化学现象,航天员们还展示了对生命科学的研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从一个悬浮在空中的小陀螺写起,并且引用航天员亲切的问候,起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B.为了说明空间站信号畅通这一事实,作者使用了“师生通过授课的液晶屏幕能够清楚地看到对方”这一例证。
  C.“天宫课堂”的“教室”升级了,因此从教具到摄像设备,可以不考虑失重环境的影响,而选择质量最好的。
  D.作者在行文时将此次太空授课与八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在否定后者的基础上肯定此次太空授课取得的成功。
  6.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本次“太空授课”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6分)
  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两千年前,屈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