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3 20:50: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180字。

  中山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分)
  (2)予独爱莲之□□□□□□,□□□□□□。(周敦颐《爱莲说》)(2分)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两句,写出农家盛情待客和淳朴民风,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宁静、欢悦的气象。(2分)
  (4)周末,文文和同学一起登山。山路难行,正想放弃的他突然想到了杜甫的诗句“□□□□□,□□□□□”,于是信心倍增,登上了山顶。(杜甫《望岳》)(2分)
  (5)小亮的数学不太好,这天他终于做出了一道题,正沾沾自喜,妈妈告诫他说:“别高兴得太早,学无止境,‘□□□□□□□,□□□□□□□’,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分)
  2.根据拼音,用正楷字体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着陆区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继“嫦娥”“玉兔”“北斗”“神舟”之后,“祝融”也成功奔向外太空,过去áo yóu天际的古老神话变成了现实。这一切都彰显着一代代航天人迎难而上、qiè ér bù shě的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3-5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你校举办了“青春心向党 忠诚铭党心”活动,下面是李明同学分享的一则党史故事: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资助下,创办了《劳动界》《共产党》杂志,复刊《新青年》。但1921年1月,①因维经斯基回苏,使上海小组经费无着,一时几告瘫痪,《劳动界》当月停刊,《共产党》陷入停顿。②大家都以建党为己任,同甘或共苦。如陈望道白天在复旦大学教书,晚上为《劳动界》译稿,不取报酬。③为缓解经费保障,小组成员以卖文维持。外国语学社办图书室,靠沈雁冰捐了80元稿费才成立。④尽管处境一定艰难,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仍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3.(1)李明同学分享的这则党史故事中有几处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缺少主语,将动词“使”删去。
  B.将第②句中“同甘或共苦”的“或”删去,改为并列短语“同甘共苦”。
  C.将第③句中的“保障”改为“投入”。
  D.第④句中的副词“一定”不能修饰“艰难”,改为副词“非常”。
  (2)学校征集有关建党100周年的对联。请你参考李明分享的陈望道、沈雁冰的事例,为下列对联补写下联。(3分)
  上联:沈雁冰慷慨捐资建书室
  下联:□□□□□□□□□□
  4.除了讲党史故事,请你另外设计两项活动项目。(2分)
  活动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党史后写的一首诗,请你仿照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A、B两处,使这首诗更加完整。(2分)
  风一更,雨一更,兴邦多难历征程。思一生,念一生,不忘初心系民生。
  哦!党旗,你是一团不灭的火,你是一颗闪耀的星,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啊!党旗,我要为你大声地歌唱,我要为你书写绚丽的诗章,我要沿着你前进的方向,创造新的辉煌!
  二、(46分)
  (一)(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