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2/27 15:48: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260字。

  赣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眼全球,史学传统源远流长,但世界史学科却非常年轻。在欧洲19世纪,历史学被界定为以档案为素材基础的学科。档案主要由国家收集,民族国家遂成为历史学科得以问津的主要空间单位。“世界”没有档案,亦即没有史料,自然被排除在历史“学问”之外。这种“排除”在西方世界影响深远。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西方和受西方影响的许多国家的历史学界,世界史难以“登堂入室”,即使像《历史研究》这样的世界史鸿篇巨制,也不被视为史学正宗。20世纪全球史兴起后,情况略有改观,但“全球史是否可能”至今仍是国际史坛争论的话题。所以,从全球来看,有关世界史的学科思考极为薄弱。
  我国的情况截然不同。在新中国,世界史从来不存在“合法性”问题。世界历史是我国中等和高等教育必设的课程,国家社会科学机构中专设世界历史研究部门。世界史学科在我国发展的独特优势,应使我国世界史学工作者拥有足够的自信与使命担当。
  为此,有必要对我国世界历史研究的观照视角略作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世界史研究的宏观把握主要从两个维度出发。
  第一个是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影响,我国世界史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基本线索,按社会形态变革划分历史阶段,在不同阶段选取有代表性的“国家事件”分别加以阐述。这种观照视角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高度吻合,但言说方式却有把“世界史处理为国家史总和”的缺陷,未能体现世界的整体性。
  第二个是分合。其来源有二。一是“纵横双线论”,即把世界历史进程按两条线路展开,一条是社会发展的纵向线路,一条是世界从分散走向综合的横向线路。二是国际史坛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兴起的全球史观,即强调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互动中的两者是“分”,互动的过程是“合”,互动规模、密度、机制的演变记录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漫漫长程。两个源头都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在突破国家视角的同时,颠覆了长期笼罩世界史坛的欧洲中心论,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反对“中心论”是反对以某个中心为标准,反对将某个中心作为一切非中心的榜样,而不是全然否认中心的存在,完全否认主流与支流的区别以及强弱的分野。
  显然,只讲发展和分合不能反映世界变迁的全貌。为此提出观照世界历史的第三个维度——起伏,以此作为前两个维度的补充。所谓“起伏”,其内容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族群、地区或国家的世界影响力及其力量对比,以及这种影响力和对比关系的演变机理与规律。
  引入第三维度,需要对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探讨或重新思考,其中包括世界通史的框架、世界历史的分期等。此外,第三维度的研究与表达,不限于宏观史学。就像所有中观和微观研究都以宏观思维为导向,都从不同角度与发展、分合主题相衔接一样,第三维度也只是研究者一个新的认知平台,可以在任何研究题目中有所体现。
  (摘编自刘新成《起伏:观照与书写世界史的第三维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被认为无法提供“世界”的档案,即使进入20世纪,世界史的研究也一直没有进展。
  B. 世界史学科在新中国有独特的地位和发展优势,世界史成为我国中高等教育的必备课程。
  C. 从发展维度看,我国世界史研究未能体现世界的整体性,在言说方式上存在缺陷。
  D. 上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全球史观突破了国家视角,从分合维度颠覆了欧洲中心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举《历史研究》不被视为正宗的事实,意在指出西方世界史研究没有价值意义。
  B. 文章分析认为我国的世界史研究难以反映世界变迁的全貌,这成为本文立论的前提。
  C. 作者从方法论角度分析“中心论”被颠覆现象,能避免读者误读,体现了辩证思维。
  D. 文章围绕世界史研究摆现象、提问题、析原因、找办法,论证层层递进,思路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观照世界史的全新维度,起伏将对发展、分合维度作补充,以使世界史重新书写。
  B. 起伏维度为观照书写世界史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研究者可在此维度下研究任何问题。
  C. 有无世界史鸿篇巨制的问世,并不能成为判断世界史学科是否成熟的前提与先决条件。
  D. 只有引入起伏这第三个观照与书写维度,才能让我国世界史学研究做出创造性贡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一直没有进展”错误,原文有“20世纪全球史兴起后,情况略有改观……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兴起的全球史观……颠覆了长期笼罩世界史坛的欧洲中心论,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所以不是“一直没有进展”。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课业负担太重。针对这些现象,《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30条具体意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等。同时也明确了学生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