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安徽省芜湖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27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紫砂没有兴趣、( )的人,可以把它仅仅当作喝茶的器具,这也没有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虽然失之简单,但不妨碍用它享用香味醇郁的茗茶。 ① ,就可以从紫砂壶中品味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看出微妙肌理、光润色泽、深厚意蕴……这时候, ② 。到了最高境界,就越发不同了,竟是收拾起大地山河一壶装,用紫砂来容纳大千世界了。大千世界有多少奥妙,紫砂就有多少丰富来对应;大千世界有多少种气韵, ③ 。但是,无论如何气韵生动,如何千变万化,又永远是一把茶壶。你可以( ),只当它是一把茶壶,朝夕相对,随手拿来,茶水一斟便出。这次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壶,又是壶了。可以说,看壶看出什么,往往要看人是什么人;看壶看到第几层,端的要看人的境界活到了第几层。但是不论第几层,紫砂都可以和你朝夕相处,和谐默契,紫砂壶有一种( )的淡定、一种( )的大气。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知半解 无思无忆 随遇而安 宠辱偕忘
B. 不求甚解 无忧无虑 安时处顺 宠辱偕忘
C 不求甚解 无思无忆 随遇而安 宠辱不惊
D. 一知半解 无忧无虑 安时处顺 宠辱不惊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答案】1. C 2. ①对紫砂有雅兴(兴趣)、有所了解的人②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③紫砂就有多少生动(变化)来呼应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强调理解不透彻不全面。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这里是说不深入研究,就不能了解紫砂这门艺术,所以此处填“不求甚解”更为合适。
第二处,无思无忆:即无思无虑,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开阔,也形容无所用心。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语境不存在忧愁顾虑,所以此处应填“无思无忆”。
第三处,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语境更偏重于适应环境,而非满足现状,所以此处应填“随遇而安”。
第四处,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强调一种大度与超然。宠辱皆忘:谓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结合语境,此处形容“大气”,所以此处应填“宠辱不惊”。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处,前文说“对紫砂没有兴趣、……的人,可以把它仅仅当作喝茶的器具,这也没有错……”,此处和上文构成并列句,应模仿上文的结构和意思,结合后文的“就可以从紫砂壶中品味出……”,说明此处意思和上文相反,故可填“对紫砂有雅兴、有所了解的人”。
第二空处,根据句意,此处和上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意思相反,故可填“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第三空处,前文说“大千世界有多少奥妙,紫砂就有多少丰富来对应”,其后是一个“;”,说明后文与之构成并列句,根据其前面的一句话“大千世界有多少种气韵”,此处可填“紫砂就有多少生动来呼应”。
(二)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一般认为这是诗人写给妻子王氏的一封“家书”,当时诗人身处巴蜀,妻子远在长安,夫妻伉俪情深,适逢秋雨之夜,诗人作此诗遥寄爱妻以慰相思。但也有学者指出,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寄给友人的。
以下最能支持“是诗人寄给友人”观点的一项是( )
A. 李商隐之妻王氏卒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而此诗作于大中七年,此时诗人处无妻状态。
B. “西窗”在古代专指客房、客厅,起自尊客于西的先秦古礼,并为后世所习用,唐诗中也常沿此传统。
C. 明清小说戏曲中经常将家庭塾师或官员幕僚称为“西席”“西宾”,李商隐也曾经有一段幕僚生涯。
D. 温庭筠《舞衣曲》中有“回颦笑语西窗客,星斗寥寥波脉脉”句,就是在叙写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推断信息的能力。
A.只能说明此诗不是写给妻子的家书;
C.明清小说戏曲中也经常将家庭塾师或官员幕僚称为“西席”“西宾”,并不能说明唐朝也有此称;
D.温诗仅是个例,不足以说明李商隐也是如此。
本题题干要求选择“最能支持以上学者观点的一项”,而不是要求选择“充分支持以上学者观点的一项”,B项虽然不能充分支持此类学者的观点,但相比于A、C、D三项,作为论据是最有力度的。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大风(节选)
莫言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
我们动身很早,河堤上没有行人。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在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雾越来越淡。太阳从挂满露珠的田野边缘上升起来,云彩也红得像鸡冠子,天地间顿时十分辉煌,草叶子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着。田野里还是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一声笑颠倒了满朝文武
一句话失去了半壁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