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6040字,
永州市第十一中学2006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高 一 语 文 第 二 册
命题人:邓俊龙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本试题的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拓片(tà) 苍颉(jí) 脑髓(suǐ) 莞尔(wú)
B.泅水(qiú) 玷辱(diàn) 蹩(bié)进 黑黝黝(yǒu)
C.亘古(ɡèn) 甘霖(lín) 嗤笑(chī) 鞭笞(tái)
D.悚然(sǒnɡ) 竹篁(wánɡ) 银镯(zhuó) 蹙缩(c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吮吸 份量 牛山濯濯 残羮冷炙
B.应酬 诡秘 涸辙之鲋 战战兢兢
C.呵斥 国粹 哀声叹气 联绵不断
D.辖制 踌躇 咀嚼赏鉴 走头无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 的回答。
②如果耐心 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切结果。
③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④别里科夫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 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A.漠然 搜集 匠心独运 隔绝
B.淡然 搜索 独树一帜 隔阂
C.漠然 搜集 独树一帜 隔绝
D.淡然 搜索 匠心独运 隔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十分顽固守旧,祥林嫂被绑架后,他只说了“可恶!然而……”,真是惜墨如金。
B.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C.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你听,你应当当笑话听。
D.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想好了办法,脸上却无动于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唯心论者的错误观点。
B.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
胡编乱造。
C.当朱总理作了1.5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使全场共响起18次掌声。
D.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B.今天我们学了<<物种起源导言>>这一课。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只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珠珍”,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