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5340字,
安徽舒城晓天中学20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题
命题::晓天中学语文组 方春生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42分,第二卷108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作文晚自习完成。
第I卷(共42分)
一、选择题( 21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蜀山兀(wú) 辘辘(lù)远听 鼎铛(chēng)玉石 嘉(jīa)许 浚(jùn)其泉源
B.句读(dù) 尽态极妍(yán) 架梁之椽(yuán) 黜(chù)恶 勖(xù)尔植
C.阿(ē)房(fáng)宫 剽(piāo)掠其人 金块珠砾(lì) 阿谀(yú) 纨绔(wáan kù)
D.尽锱铢(zhīzhū) 逦(lǐyǐ)迤 其莳(shí)也若子 殷(yīn)忧 缫(sāo)丝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3.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 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名我固当 ②旦视而暮抚 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B.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C.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赋”,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是骈赋。
D.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应该是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6.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做得好确实很多,能够坚持
到底的大概很少。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05山东卷)
A.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B.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C.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D.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 ,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每小题3分)
温室效应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美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一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顶的这片蓝天。
8.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 温的二氧化碳含址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9.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 )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圩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10.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