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4710字。
安庆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洗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1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有真正意义的批评场域。最为普遍的情状就是一些批评者自说自话,被批评者不屑,读者也不关注,有用处似乎只在学术研究的评价机制中彰显。很多时候不要说反批评乃至论争,连个商榷之类的应和之声都不多见。当下的中国文学批评许多是书斋里的批评,对话的是文本,并不能真正地触及更广泛的社会。这些批评家更看重批评本身在文学场域中的价值与意义,学术性、学理性成为评价文学批评的标准,而文学批评与国家、民族、时代、社会、现实、生活等愈发遥远与隔膜。如此冷冰冰、内循环的批评场域,无需批评主体生命热力的灌注,更遑论独特与深刻。若长此以往,文学视野的窄化、思想能力的退化和审美趣味的僵化,会使得一些批评家对更为宏阔的民族国家、时代精神丧失了正面阐释的兴趣和整体概括的能力。
文学批评场域应在对话、讨论甚至论争中构建,其核心是有内含力量、有生气、有潜力。文学批评应站在文学的前沿,不仅要介入创作,对作家、文学思潮产生影响,还要积极介入时代精神的建构,用富于智识的思想和理想影响作家和读者,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存在。批评的写作一定要葆有批评家内心的真诚、爱憎、信仰与激情。
19世纪40年代是俄罗斯一批文学巨匠们最后闪耀星空的时刻,其中一段发生在别林斯基和果戈理之间的争论让人唏嘘不已。别林斯基是让果戈理声名鹊起的批评家,仅1842年就写了五篇关于《死魂灵》的文字。然而,在写作《死魂灵》第二部的时候,果戈理找不到灵感,便于1847年出版了《与友人书信选》,试图让读者能接受他要在《死魂灵》第二部中所表达的思想。在这本书信选里,果戈理竟然鼓吹农奴制度为神义所授,甚至教导地主如何对待农奴。这引起了别林斯基的愤怒,两人为此而发生辩论。别林斯基凭着坚毅的性格、诚正不阿的品格、知行合一的理想,成为他那一时代影响力最大、声音最激越火热的道德家和批评家,成为“俄国知识阶层的良心”;而果戈理则在临死前将《死魂灵》第二部付之一炬。这才叫真正的批评,大师的批评。
(摘编自傅逸尘《“中式评论”的想象与建构》)
材料二:
由文学挽留下来的日子,或者说经过文学咀嚼、消化、梳理过的日子,既保留和洋溢着生活五光十色的客观色彩,又饱含和浸润着作家对生活感时伤昔的主观情怀。人虽然不能改变既往生活,却能够对过往的成就与荣华、不足与缺憾进行分析总结,以前车之辙作为后车之鉴,不断调整和修正未来生活之路。文学就是这样,以语言塑造形象的方式,对既往生活进行感悟剖析,对未来生活进行憧憬设计。人类的进化发展史,尽管时常遇到坎坷和曲折,但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的步伐从来没有停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来没有止息。所以,文学表现生活,理应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历史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及其之间辽阔的灰色地带,给人以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勇气、智慧和激情。如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摘编自钱念孙《好作品如电流,贯通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今中国文学批评没有场域,它不被批评者和读者关注是普遍情况。
B. 当下的中国文学批评多表现为书斋式,并未真正触及更广泛的社会。
C. 文学所表现的生活洋溢着生活客观色彩,浸润着作家感时伤昔情怀。
D. 点燃文艺火把,传扬真善美,贬责假丑恶,是作家不可推卸的天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批评长此以往地走内循环的老路,会对所有批评家造成诸多伤害。
B. 文学批评应该站在文学前沿,既要介入创作也要介入时代精神的建构。
C. 文学以语言塑造形象的方式,感悟剖析既往生活,憧憬设计未来生活。
D. 文学若以世道人心和人生世事为“道”,那它就绝对不能离开此“道”。
3. 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所论述的“道”的内涵的一项是( )
A. 用中国传统文论的话语说,作家职责是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
B. 刘勰的“文以明道”与韩愈的“文以载道”, 被一些人误读滥用。
C. 作家应成为一个有“道”之士,用自己的创作表现自己魅力所在。
D. 作家应让读者收获到更加有意义、有趣味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启迪。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依据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道”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暗杀的证明
曾凡洪
老古是大洪山人,儿子不在身边,他独自在山里过日子。闲暇时,老古潜心作画,拿了些奖,有些名气。老古常和几个老伙计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天,总会说起年轻时智除汉奸的往事。每逢此时,老伙计们就取笑他:“你就吹吧!”只有老古知道自己并不是吹牛。
当老古还是小古时,他去上海求学,加入民间激进组织抗日地下联合会。一天,联合会负责人找到小古,交给他一项重要绝密任务:暗杀叛徒王二麻子。王二麻子原是军统特务,后来被日本人抓到,叛变投降,致使不少抗日志士被抓捕入狱。小古对这个人有一点了解,他是大洪山王财主的二儿子,一脸的麻子。不过小古很早外出求学,王二麻子后来的经历他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