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两课时,约12300字。设置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资料下载”“知识扫描”“整体感知”“能力引擎”“迁移运用”“课文悟写”“同步训练”等栏目。
第16课 短文两篇
湖南常德市一中 邓传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投入感情,在诵读中整体感知、深入领悟的能力。
2.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鉴赏两篇生活随笔情与理的融合。
教学重点
1、把握《美腿和丑腿》对人的深入观察和剖析,文章论证的过程和方法,
2、理解罗素的崇高的品质和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资料下载
1、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从实践出发,从事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电学上解答了“电为何物”的问题,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这些电学上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学家。他在光学、热学、声学、数学、海洋学、植物学等方面也有研究,并有新式火炉、避雷针、电轮、三轮钟、双焦距眼镜、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因而,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他酷爱自由和平,反对战争,痛恨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主张维护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他还经常探索许多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当时最渊博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与世长辞。在他出殡的那一天,为他送葬的人多达两万,充分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他的痛悼之情。同时,不仅美国国会决定为他服丧一个月,法国国民议会也决议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2、伯特兰·罗素
伯特兰·罗素(1872—1970)系英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罗素一生著书71种,论文及其他文章甚多。他文思敏捷,平均每天写作三千多字。他的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各个领域,其中尤以哲学、数学最有成就。20世纪初,曾震惊数学界的“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是他致力于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而他的逻辑原子主义、中立一元论则为现代西方哲学某些流派开一代先河。例如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分析哲学等,就是受罗素哲学思想的影响,或者以他为出发点而发展起来的。罗素还是国际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在晚年,他以自己的巨大声誉积极干预国际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一度成为西方各国左派群众的旗帜。其中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爱因斯坦的禁核声明”最为世人瞩目。
他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1950年,瑞典文学院授予罗素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1920年至1921年,他来到中国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在此期间,他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这些研究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
二、知识扫描
1、容易读错的字
菜肴(yáo) 瑕疵(xiácī) 怏怏不乐(yàng)
怜悯(mǐn) 矫正(jiǎo) 根深蒂固(dì)
敷衍(fū yǎn) 纠缠(chán) 畸形(jī)
遏制(è) 飓风(jù) 濒临(b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