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综合
- 资源简介:
约30200字。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36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以污其行乎 (2)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累寸不已 (4)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37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37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3分)
(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2分)
372.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哪两个道理?对乐羊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道理:
影响:
【答案】
369.(1)品行、德行(2)特殊原因(3)停止(4)被……感动
370.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371.(1) 羊子曾经在行路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2) 如果中途就回来,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不同呢?
372.道理:不能贪财污行;求学要持之以恒。影响: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还终业,七年不返。
【解析】
369.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如本题中“行”为“品行”,还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感”作动词,意为“被……感动”,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70.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句有三层意思,一是羊子很惭愧,二是羊子把钱扔在路上,三是羊子到远方去求学,根据这三层意思即可找到断句处。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71.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顺序。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尝”“遗”“饼”“与”“中道”“异”,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72.
试题分析:阅读文中羊子妻所说的话,其妻是用类比和比喻来说理的,抓住“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一句即可理解“不能领财玷污品行”的道理;抓住“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即可理解“学习在于积累,不能半途而刻”的道理。直接引用文中表示羊子行为的语句作答“影响”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太祖①微行②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翁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有田产乎?”曰:“否。”“然则何以自给?”日:“吾恃养蜂耳。”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十三省③,渠④有蜂十五桶。此年月日相合之符。”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次?”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⑤蜂自啖⑥为卒岁计。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量人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馀蜜,得不馁。明岁,又复酿蜜。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盖若此。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馀蜜,故蜂多死。今年有蜜,明年无蜜,皆莫我若也。”太祖叹曰:“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休养,竭泽取之,民安得不贫以死?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馀蜜之类也。蜂丈人之言,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
(选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太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②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③两京十三省:两京指南京、北京;十三省指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十三省。④渠:他。⑤听:听作则,任凭。⑥啖(dàn):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尔蜂几何:______
(2)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