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5540字。
2005 年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 130 分,答卷时间 150 分钟。
总分 1 结分人}核分人题号 l 一 4 ,5 一 10 ,11 一 15 ,16 一 19,20 一 24 得分
得分评卷人 第 I 卷(选择题共 10 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性名、考试号、科目名称等汉字、数字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正确,并用 2B 铅笔填涂考试号.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Z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中项涂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如将所选答案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1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 分)答( )
A 、平时,我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娜序渐逃地学习各门知识,因而成绩提高很快。 B 、当危险来临时,赵林和张华蜂拥而上,体现出当代中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
C 、在这木迹竿攀的戈壁滩上,考古学家向人类生理极限发出挑战。
D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小李的家人一筹莫展。
2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 分)答( )
A 、 《 过零丁洋 》 、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 《 梅岭三章 》 等诗歌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B 、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和 《 醉翁亭记 》 的作者都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C 、苏轼的 《 记承天寺夜游 》 ,鲁迅的 《 故乡 》 都有对月亮的生动描写。
D 、 《 皇帝的新装 》 、 《 最后一课 》 、 《 变色龙 》 的作者分别是安徒生、莫泊桑、契诃夫。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 3 一 4 题。( 6 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口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口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舰不顾.
3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 、过中不至,太丘乃去(离开)
C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消息)答: ( )
4.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3 分)答: ( )
A 、去后乃至 乃悟前狼假寐((狼 》 )
B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 )
C 、与人期行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送东阳马生序 》 )
D 、则是无礼 是亦不可以已乎( 《 孟子 》 )
二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一 15 题。( 13 分)
新型纳米武器 ― 机器虫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武器研制专家正加紧研制新型纳米武器一一机器虫。
在未来战场上,像蚂蚁一样的新型纳米武器,将很可能扮演卜分重要的角色。在战争双方相互对峙时,一方的“蚂蚁兵”有时能悄然发起攻击,毁坏对方的指挥中枢,炸毁重要的通信线路,或者“吞噬”对方的电子设备零部件等。
由于“蚂蚁兵”能像真蚂蚁那样被大散地散布,采取群起而攻的战术,还能与微型地雷或炸弹等配合使用,实施战略打击,所以破坏力极大。“蚂蚁兵”行动的动力源,是它背上驮载的太阳能电池,而它搜补目标则是通过身上装设的能搜集情报的微型传感器。它们身上还可携带微型高效炸药,能神不知鬼不觉潜入敌方指挥机构,搜集情报,炸毁一些重要设施和通信线路。一旦需要,“蚂蚁兵”还能够通过插口钻进敌人的计算机内部,破坏其电路,使整体系统瘫痪。
美国纳什维里 · 范德尔特大学 1998 年就在实验室培育了一种有特殊功能的“昆虫” ,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为这个攻关小组提供了 1 700 万美元的研制经费。这些会爬行的微型机器虫,有一副椎架式的躯体,长约 7 厘米,重仅 18 克,靠 6 条细而长的腿来爬行。但它“五脏俱全”,有红外探测器、音响传感器、电视摄像机,还装有可置人于死地的病毒等。
研制小组负责人伊夫拉赫姆教授说:“我们研制一个‘母舰’,由‘母舰’去操纵其他微型机器虫。”他所说的“母舰”,就是由战场指挥官利用专门遥控器控制的、走在最前面的微型机器虫,当它接到指令时就会将指令迅速传给其他机器虫。万一“母舰”被敌方擒拿或毁坏,其角色要山另一个未受到任何损坏的机器虫代替。在未来战场,若千微型机器虫可装在一种雪茄形的容器里,一旦需要,七兵就可将其释放,让它带着躯体_ L 的多种装备奔向敌阵。
现在,科研人员还在运用纳米技术,研制一种能够移动行走的“小草”。这种间谍草的叶子是一种设计巧妙的情报发送装置,其底部装有纳米微型电 r 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