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5570字。
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 积累应用 8分
1. 按要求填空。
(1)谁家今夜扁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3)《论语》十二章《里仁》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相近。
【答案】 ①. 何处相思明月楼 ②. 古来圣贤皆寂寞 ③. 见贤思齐焉 ④.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寞、焉、省。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 。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 受损。
A. 国是 不要说 荣誉
B. 国事 何况是 名誉
C. 国是 何况是 名誉
D. 国事 不要说 荣誉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主要考核近义词辨析。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句中时“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用“国是”。“不要说”一般用于陈述句,“何况是”一般用于反问句,此句时反问句,用“何况是”;“名誉”指社会对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荣誉”指成就和地位而得到广为流传的名誉和尊荣。“荣誉”范围更广,句中是“对国人的诚信造成影响”,用“名誉”更恰当。故选C。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
B. 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
C. 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志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D.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法》颁布后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二 阅读 52分
(一)(1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1)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另一代的最重要机构。同过去相比,在今天就更是这样。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使家庭作为传统和教育的承担者角色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全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
(2)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