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阶段练习八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02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阶段练习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①。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②。巨大的漕船,(连绵不断/舳胪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床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洪敞的拱桥,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等,一应俱全。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田畴(chóu) 岔道(chà) 春寒料峭(qiào)
B.踏青(tà) 权贵(quán) 仆从簇拥(cù)
C.停泊(bó) 纤夫(xiān) 规模洪敞(chǎng)
D.桅杆(wéi) 酒肆(sì) 摩肩接踵(zhǒng)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舳舻相接 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 B.连绵不断 络绎不绝 车水马龙
C.连绵不断 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 D.舳舻相接 络绎不绝 车水马龙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①长途跋涉的行旅则在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
②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
B.①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②汴河是当时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也是南北交通的孔道
C.①长途跋涉的行旅则在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
②汴河是当时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也是南北交通的孔道
D.①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②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由于电影《穿越寒冬拥抱你》以一个“暖”字为基调,让很多观众在观影时潸然泪下。
B.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C.近几年开展的“全民悦读”活动有效促进了市民的阅读热情,提高了市民的阅读兴趣。
D.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给亚洲乃至中国短跑树立了新的丰碑。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其纪传体著作《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经典。
B.“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丰富<了>(人们对北宋社会风貌的)认识。(该句的成分划分正确。)
D.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北岸。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①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②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③,而后反。(节选自《孟子??离娄下》)
【注】①子濯孺子,郑国的大夫;庾公之斯,卫国的大夫。②端:端正。③乘矢:四支箭。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围 B.池非不深也 池:城池
C.委而去之 委:放弃 D.多助之至 至:极点
7.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