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5 22:06: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本文分册介绍苏教版文言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简明扼要。主要针对复习应考。约6380个字。
2006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汇编(苏教版)
文言文阅读
七年级上册
三峡
一、结构。
        “七百里”                   长


相连无缺  “略”              多
铺垫
“重”、“叠”、“隐 ”、“蔽”     陡、高峻
“自非”                      江面狭窄(高峻)         夏水的迅猛
夏水
       “襄陵”、“阻绝”                             凶险
       “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千二百里”         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对比

春冬
景色
       俯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色彩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       “清”、“荣”、“峻”、“茂”

       三峡秋景               “晴初霜旦之时”林涧、狼啸、回声
       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情境:悲寂、凄凉(与春冬景色对比)
                               联想:“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答: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幼时记趣
一、这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以“明察秋毫”为线索,选取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二、结构。
                                              观赏群鹤舞空图
㈡写观蚊如鹤之趣。                  趣事一
㈠总叙“物外之趣”。
                                              观赏白鹤青云图
㈢写神游山林之趣。                  趣事二
㈣写蛤蟆吞虫、自己鞭打蛤蟆的情景。  趣事三
三、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