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1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840字。
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1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天龙八部》中的人物个性与武功本领,有很多夸张或事实上不可能的地方,如“六脉神剑”“火焰刀”“北冥神功”“无崖子传功”“童姥返老还童”等。如同现代派绘画中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的画风,一幅画中一个女人有朝左朝右两个头之类。在艺术上,脱离现实的表现方式是容许的。
迄今尚无一位中外物理学家_______(指责//指摘))《庄子•逍遥游》不科学。庄子说大鹏南徙,“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但根据地球物理学,距离地面十七公里以上,叫做对流层顶,气温极低,再上去到同温层,温度增高,由于物理作用,空气只方便横向运动,要纵向再升高就极困难,因为高温空气上升后,下面低温空气升不上来补充,中间脱节。这一层的上限离地面约五十公里。连空气都不易升到五十公里以上,庄子这头大鹏要上升到九万里(四万五千公里),只怕有点困难了。相信植物学家也不会责怪庄子说“上古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样长寿的植物世上恐怕没有吧。中国有自然科学家们硬要研究“六脉神剑”是否可能,不知外国的昆虫学家有没有研究卡夫卡小说中有人忽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在人体生理学或昆虫学上是否可能。
有些文艺批评家要求任何小说均须遵守现实主义原则。自古以来,我国文艺创作,即重驰骋想象,今人拘于现实,未免__________(迂/愚)矣。从前有人评李白诗“白发三千丈”未免太长;“朝如青丝暮成雪”头发白得太快;“桃花潭水深千尺”太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白帝城到江陵,万重山太多,千重百重则差不多。武侠小说自身有种种习惯性的通用虚构,犹如今天大画家画华山,极力夸张其雄奇险峻,往往悬崖峭壁,无路可上。实则华山每日上山者往往数百人。绘画之夸张虽离事实,然画为好画,亦无人否定之也。当年苏东坡曾以朱笔绘竹,风神潇洒,有人说:“世上岂有红色竹子?”苏反问:“然则有墨竹乎?”盖世人多以墨笔绘竹,习见之即不以为异。笔者并不敢自认本书可与上述艺术品相提并论,但知艺术不必一定与真实相符,优劣皆然。
(取材于金庸《〈天龙八部〉新修版后记》)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武侠小说中很多夸张或与事实不符的内容,是运用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手法。
B.昆虫学家研究卡夫卡小说人物变成大甲虫,是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C.有文艺批评家主张现代任何文艺创作都需要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古人例外。
D.作者认为文艺创作可驰骋想象,不必拘于现实,武侠小说有习惯性的通用虚构。
2.下列诗句符合文中所谓“现实主义原则”的一项是(3分)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材料二
武侠小说的特点是知识面越广越好。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也。我今天只讲书本上的知识。
一、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对联。我最初写武侠小说时用回目,用诗词作开篇,就是抓住南来香港人的怀念旧小说的特点,让他们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二、地理:武侠小说内容涉及的地域较广。写爱情小说,从头到尾可以在一个地方进行,例如曹禺的《雷雨》,就基本是二十四小时里在周家发生的。但是武侠小说不可能这样。因为侠士们到处游历,“闯荡江湖”。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地理知识。
三、历史:至于历史知识,也跟地理一样。写别的小说,可能不需要知道历史,只发生在某段时空就可以了,但武侠小说最好结合历史,似
……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1)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①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②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说。
无几何,梁丘据御六马而来,公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