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高级中学高二年级2021年12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5 21:19: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580字。

  高二年级2021年12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这是符合事实的。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准则了。《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晋大夫臼季云:“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又《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郧辛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又《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孔子对于楚灵王的评论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
  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给出仁的完整界说。我不同意此种观点,我认为孔子确实曾经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这里,孔子区别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子贡误以圣为仁,混淆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孔子区别圣与仁,因而必须讲明仁的完整含义,必须如此才能揭示圣与仁的不同意旨。而且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确立界说的格式。所以我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界说。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贵仁”,同时也宣扬“义”。据《论语》所记,孔子尝说:“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见得思义。”(《季氏》)孔子所谓义即道德原则之义。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泛指道德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讲仁,又讲义,但据《论语》所载,孔子未尝以仁义相连并举。我推测,以仁义并举,可能始于孔门再传弟子,但始于何人,由于书缺有间,已难考定。
  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如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是仁义。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
  材料三:
  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视人的世界观的出发点。
  孔子讲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广泛,从《论语》看几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那么“仁”的最根本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含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节选自汤一介《“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贵仁”,就是因为孔子的重视,“仁”才成为公认的道德原则。
  B. 在“孔子是否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问题上,张岱年与过去许多学者的观点不同。
  C. 子贡误以圣为仁,在孔子看来,主要是颠倒了圣与仁的层次。
  D. “仁”是孔子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也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之一。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不曾以仁义相连并举,真正将仁义并举,是孔门的再传弟子。
  B. 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仁义是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
  C. 孔子在很多地方讲到仁,意思很宽泛,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D. 孔子认为选拔人才,既要看其出身的高低,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
  3. 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孔子“仁”的思想范畴(   )
  A.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克己复礼。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2自然段的论证思路。(4分)
  5. 选文三则材料在论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黎明的河边(节选)
  峻青
  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溶合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然而,雷却在西北方向隆隆地滚动着,好像被那密密层层的浓云紧紧地围住挣扎不出来似的,声音沉闷而又迟钝。越是担心落雨,雨果然就来了。在这样暴风雨的夜里,走路与其说是用眼找,还不如说用本能感觉到的。如果对地区没有像对自己家门口那样的熟悉,就根本别想继续前进。果然走了一会儿,我和老杨都迷失方向了。我说是向南走,他说是向北走。而小陈却什么都不说,老是沉默地然而却异常坚定地在前面走着,偶尔回过头来招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