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解析版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31 6:05:57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170字。

  文言文阅读2专题
  上海市徐汇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藏书室记
  (宋)苏辙
  ①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 )行之,吾世( )庶矣乎!
  ②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成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③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    。
  ④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孟子论学道之要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譬之稼穑,以为无益而舍之,则不耘苗者也;助之长,则揠苗者也。以孔孟之说考之,乃得先君之遗意。
  20. 可填入第①段括号处的虚词是(   )
  A. 则    盖 B. 而    其 C. 而    盖 D. 则    其
  21. 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孔子教育人的顺序,表明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B. 做好细微末节的事情比学习礼乐、读书更重要。
  C. 孔子的弟子们“见仁见智”表明人各有其所长。
  D. 引孔子言论呼应上文,遵照“孔氏遗法”读书。
  22.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③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
  ②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
  ③学者必由读书
  A. ③①②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23. 读了本文后,小汇得出这样的结论:若谨守先贤遗训和长辈教诲便能修身立世。请结合你对《乡土中国》中“教化权力”的理解,对小汇的结论作出评价(150字左右)。
  上海市青浦区202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五)(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苦斋记
  (明)刘基
  ①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
  ②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鉤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