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2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月模拟评估卷(三)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7760字。
上海市2022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月模拟评估卷3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赤壁怀古》
(3)《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是记者采访一位老艺术家的提问语,其中语体最得当的一项是(2分)
A.您怎么看待您五十多年的艺术成就?
B.您被聘为百花奖评委是不是很激动?
C.您这次获得终生成就奖是不是很愉快?
D.您对饰演的作品中哪个角色最满意?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对禅宗艺术家来说,为什么摒弃青绿山水而崇尚无色的水墨绘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绘画、书法乃至雕塑、建筑都体现为一种线的艺术,而且是以庄禅为内在精神背景,是自然恬淡的审美趣味在意象方面的一种落实。
①被认为是由色界向无色界寻求解脱的一种形式
②这在艺术哲学上的依据也是有着禅学“色即是空”“一即多”的辩证意味
③所以中国山水画以水墨为正宗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自我”在中国是一个新概念
庄晓丹
①这几年中国人对待心理学是工具化的,从我的临床经验看,100个人里可能只有1个人是完全为了探索自我而来的,通常多数来访者都是想知道“我该怎么办”。他们不太看重了解自己,对自己也不太有好奇心。
②在这种概念模糊的背景下,我们谈论中国的“自我”和“自我探索”,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我甚至觉得西方意义上的“自我”,中国过去可能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