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朝阳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4920字。
兖州朝阳学校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分歧(qí) 瘫痪(tān) 匿笑(nì) 絮絮叨叨(xù)
B.荫蔽(yīn) 侍弄(shì) 姊妹(zí) 水波粼粼(lín)
C.一霎(shà) 沐浴(mù) 脸颊(xiá) 泼泼洒洒(pō)
D.捶打(chuí) 菡萏(dàn) 徘徊(huí) 嗅到(xi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云宵 感慨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B.严厉 和蔼 截然不同 小心翼翼
C.脊梁 奥秘 浑为一谈 人迹罕至
D.轻捷 渊搏 择善而从 疲倦不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B.爷爷返老还童,跟我玩起了打仗的游戏。
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C.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有没有培养阅读的兴趣。
5.关于《朝花夕拾》,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后更名为《朝花夕拾》。
B.《五猖会》一文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与厌烦。
C.《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D.《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来写,把一个淳朴善良,并有着新思想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二、文言文诗歌阅读及默写(19分)
6.(1)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分)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1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分)
(4)《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连续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5分)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歧王宅里” “崔九堂前”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勾起对过往岁月的美好追忆。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体现出了作者的感慨。
C.这首诗中,在江南的深秋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和故人重逢,忆古伤今。
D.安史之乱后大唐盛况难再,这首诗开头即煞尾,体现出了深沉的悲哀与感慨。
8.“落花”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请写出本诗中“落花”的丰富寓意。(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8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论语》十二章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 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