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5080字。
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阅读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博览群书者,一定会见识广____;专攻一类者,可以酝酿精深学养。多读有字书,能表现出睿智通达的气概;多读无字书,能涵养成烂____可爱的性格。愿你在阅读中获益多多!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niàng kài B. liàng gài C. niàng gài D. liàng kài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博 ②漫 B.①搏 ②漫 C.①搏 ②慢 D.①博 ②慢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主 题 古诗文名句
写景 曹操用“ __①____,山岛竦峙”(《观沧海》)描写了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的景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马致远的“___②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用九种极具特色的景物,描绘出一幅苍茫凄凉的深秋晚景图。
怀乡 羁旅他乡,王湾用诗歌表达对家的牵挂:“乡书何处达?___③___” (《次北固山下》);芦笛声声,李益用诗歌道出绵绵乡愁:“不知何处吹芦管,___④___”(《夜上受降城闻笛》)。
启思 《〈论语》十二章》中“学而不思则罔,___⑤___”引导我们学习应理解学与思的辨证,从而做到“学中思,思中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⑥__”则告诉我们“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时光易逝“___⑦___,__⑧___”则提醒我们要珍惜光阴。
3.名著阅读。(4分)
本学期,七年级开展“名著阅读分享会”活动。小南同学做了一份阅读卡,用《朝花夕拾》中三篇散文,展示鲁迅求学之路,请补充完整。(4分)
篇名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人物描写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人物称呼 ①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对作者的
影响 心术不正自私自利,暗中使坏迫
使作者离开家乡。令作者厌恶,
从此远离此人。 不怀民族偏见,给鲁迅无私的关爱和热情的鼓励。 ②
求学经历 离开家乡——南京求学——赴日学医——___③___——回国教书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亲情是春日中的一场细雨,使孤独寂寞的心田得到滋润;亲情是______①_____;亲情是秋日里的一阵风,使忙碌劳作的人得到片刻休息;亲情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使濒临绝望的人看到一丝希望。一年四季,亲情永随。它___②___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支柱,___③___是我们需要一生履行的责任。
(1)在第①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2分)
(2)依次填入第②③处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②因为 ③所以 B.②不仅 ③还
C.②既然 ③那么 D.②如果 ③就
5.“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和内在气质。为了响应县政府“文明创建”的号召,学校拟开展“文明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本次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共8分)
(1)为在小区内营造“文明创建”的氛围,学校开展了“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的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健身区”或“楼梯间”,写一句温馨提示语。(2分)
示例:草坪——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
我选择______,提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区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假如遇见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你会怎么劝说?(3分)
(3)班级宣传委员写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其修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