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练习2(10份)
- 资源简介: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练习2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王翦列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赵世家》.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陈尧叟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狄青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富弼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刘锜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吕夷简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唐才子传·李贺》.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唐书·孙思邈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赵世家》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赵武灵王立。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召楼缓谋曰:“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吾欲胡服。”楼缓曰:“善。”群臣皆不欲。于是肥义侍,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愚者闇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于是遂胡服矣。武灵王初以长子章为太子,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废太子章,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自号为主父。其后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欲从云中及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还归,行赏,大救,置酒酺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四年,朝群臣,安阳君亦来朝。主父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群臣宗室之礼。见其长子章貌修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作乱。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父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为天下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后/主父欲令ノ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欲从云中及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
B.其后/主父欲令ノ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ノ欲从云中及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
C.其后/主父欲令子主治国ノ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ノ欲从云中及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
D.其后/主父欲令子主治国ノ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ノ欲从云中及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B.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年的术语,“戊”居地支的第五位。
C.宗室,是指同一祖宗的贵族,本文中特指赵武灵王的宗族。
D.北面,是指古代臣子拜见君主时面朝北方,有臣服于人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武灵王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他继位之后,认为自己没有称王的实力,让国人称自己为“君”
B.赵武灵王移风易俗,勇于创新。他认为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国家就要灭亡,因此力推胡服骑射。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陈尧叟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尧叟字唐夫,与父省华同日赐绯,迁秘书丞。久之,充三司河南东道判官。再迁工部员外郎、广南西路转运使。岭南风俗,病者祷神不服药,尧叟有《集验方》,刻石桂州驿。又以地气蒸暑,为植树凿井,每三二十里置亭舍,具饮器,人免暍死。咸平初,诏诸路课民种桑枣,尧叟上言曰:“臣所部诸州,土风本异,田多山石,地少桑蚕。今其民除耕水田外,地利之博者惟麻苎尔。臣以国家军须所急,布帛为先,因劝谕部民广植麻苎,以钱盐折变收市之,未及二年,已得三十七万余匹。自朝廷克平交、广,布帛之供,岁止及万,较今所得,何止十倍。欲望自今许以所种麻苎顷亩折桑枣之数民以布赴官卖者免其算税如此则布帛上供泉货下流公私交济,其利甚博。”诏从之。俄兼群牧制置使。始置使,即以尧叟为之,及掌枢密,即罢其任。至是,以国马戎事之本,宜得大臣总领,故又委尧叟焉。又著《监牧议》,述马政之重。预修国史。大中祥符初,东封,加尚书左丞。诏撰《朝觐坛碑》,进工部尚书,献《封禅圣制颂》,帝作歌答之。时诏王钦若为《朝觐坛颂》,表让尧叟,不许。别命尧叟撰《亲谒太宁庙颂》,加特进,赐功臣。又以尧叟善草隶,诏写途中御制歌诗刻石。天禧初,病亟,召其子执笔,口占奏章,求还辇下,诏许之。肩舆至京师,卒,年五十七。废朝二日,赠侍中,谥曰文忠。尧叟伟姿貌,强力,奏对明辨,多任知数。久典机密,军马之籍,悉能周记。母冯氏,性严。尧叟事亲孝谨,怡声侍侧,不敢以贵自处。(节选自《宋史•陈尧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欲望自今许/以所种麻苎顷亩/折桑枣之数/民以布赴官/卖者免其算税/如此则布帛上供/泉货下流/
B欲望自今许以所种麻苎顷亩折桑枣之/数民以布赴官卖者/免其算税/如此则布帛上供/泉货下流/
C欲望自今许以所种麻苎顷亩/折桑枣之数/民以布赴官卖者/免其算税/如此则布帛上供/泉货下流/
D欲望自今许/以所种麻苎顷亩折桑枣之/数民以布赴官/卖者免其算税/如此则布帛上供/泉货下流/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赐绯,赐给绯色的官服,宋代官服颜色按官位从高到低依次为:紫、绯、青、绿。
B泉货,钱币、货币。因货币如泉水一样流通,遂古人将“钱”称作“泉”。
C东封,即帝王封禅泰山,昭示海内一统、天下太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坚锐意欲取江东,下诏大举入寇。阳平公苻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坚不听。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 “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勃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 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共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谢安得驿书,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
[注]①坚,苻坚,前秦国君。②谢安,东晋政治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B.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C.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D.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东,一般指地区名。秦代以后习惯上称长江芜湖、南京段以下南岸的地区为“江东”。
B.围棋,中国传统棋种。终局时,将占有的空位与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计空位,多者为胜。
C.庙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文中指朝廷,又如《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