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202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8150字。
绝密★启用前(2021.11.7)
重庆市高202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命题:重庆南开中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历代书家特别推崇书作书品中的“生命意识”。汉钟繇在《用笔法》中说“点如山摧陷,摘如雨骤,纤如丝毫,轻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灿灿分明,遥遥远映者矣”,极力推崇书法作品要洋溢一种异常强烈的生命活力,弥漫一种激昂躁动的向上精神。书论家经常用“龙腾凤翥”“鹿奔虎走”“藤蔓缠绕”“云蒸霞蔚”来赞美品述书法作品,尽管我们暂时还无法对此类术语内在的蕴涵和意旨作出确切的诠释,但他们确实是在高举生命的旗帜,追求洒脱奔放,让活跃的生命机能尽情迸发挥洒,永葆生命的激情和乐观情绪。且看唐柳公权《兰亭诗》,字迹动感活络,线条流畅,眉目清晰,无半点老气,豪情万端,热情四射。又如清初王铎《行书与大觉禅师等书札》,毫无柔弱之习与拘谨之俗,直书激荡的胸襟和直率的性情,以恣意狂放的节拍,左突右奔的章法,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量。
书法中“生命意识”的形成,是时空因素和人文素养综合交融的结果。在书法史上,古代书法家要么位高权重,要么出身豪富世家,要么才智超群,时代风尚对他们书法“生命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初唐为例,此时政治前景广阔,国家生机凸显,世事百废俱兴,书法也风烟俱色。《旧唐书》载:“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的确,这是一个蓬勃的时代,也是一个生命意识十足的动感时代。而此时之书法艺术风格,更是风韵独具,阳光明媚,青春飒爽。虽然书法的标准还笼罩在魏晋以来的风气之下,但优美雅致的审美价值标杆已经确立,以妍媚为主的书法艺术风格开始形成,时代的鲜活的生命气息已浸透到书法等各类艺术领域。从初唐几家来看,欧阳询书风干净利落,结体简明,在生命意识的高扬中,又有矛戟森列险劲之象;褚遂良书风劲绝明丽,天然媚好,用笔功成极致,华美秀腴;虞世南书风圆融流畅,外柔内刚,如裙带飘扬,束身矩步,生命姿色华滋华尔,美轮美奂。
一方水土养育一代书家,区域文明的独特风貌必然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地方艺术的构建,给烙上区域文明的重重胎记。我们从早期书法楚金文来看,极受楚文明灵巧、活泼、艳丽、繁复的美学旨趣的滋养。与周金文相比,楚金文则大都夸张、多变、绮丽,字形修长,曲动淳美,有着诡谲清爽、浪漫隽秀的生命景象。从现存的楚金文看,《王孙诰编钟铭》线条纤细如丝,而丝缕中又都拖出一条长尾,如风筝飘带,摇曳缥缈;《王孙遗者钟铭》则体势颀长,回曲的线条绵亘劲韧,往来不绝,奇巧美瞻,给人一种心动却又不敢逼视的处子之美。
书品即人品,人品即书品,人品与书品本不可分。观赏王珣、羊欣、王僧虔为杰出代表的六朝书体,多汪洋恣意,流美多变,自然清爽,而这种风格的出现,正与他们风流潇洒、飘逸落拓的人格相吻合相匹配。这不仅因为抒写个人的感情与意趣,行草诸体自然比篆隶诸体更自由,更富于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六朝人的品性、感情与意趣较之他们的先辈,而更具强烈的个性。正如刘熙载《书概》所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主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再换一个视角看,我国古代涌现出不
(摘编自橙子辅导《传统书法之意识》)
材料二: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传承了上千年的瑰宝书法,从材料的选择到书写方式都体现出独属于我们东方的人文精神。中国书法中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也显示出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赞扬。微博考试研究所说过:“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生作为租国的未来希望、传统文化的维承人,需要从小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其艺术价值不可言喻。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取法自然,在每件作品的字体结构和线条中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美。正如卫夫人《笔阵图》中所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撤陆断犀象;折百钓弩发;竖万岁枯藤;捺崩浪雷奔。”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观察、临摹名家作品,最后用以创作,从而从形式美到内涵美,均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书法是一门人文性十分强的学科,书法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的“人”
(摘编自邵仲武、考试研究所《当代中小学书法教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朝人在品性、感情、意趣等方面具有强烈的个性,这是六朝书体多呈现汪洋恣意、流美多变、自然清爽风格的主要原因。
B. 在封建社会中,书法为女性提供了一方驻留生命的天地,如今,这些女性的魅力依然可通过她们的诗书墨迹而被人感知。
C. 书法传承久远,在材料选择、书写方式上蕴含着独特的东方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得到了世人的认同以及赞扬。
D. 卫夫人《笔阵图》对书法创作中笔画的特点有着形象、独到的理解,充分显示了她作为女性书法家娴雅婉丽的亮丽品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书家的地位、才华有异,但因同一时代书家受相同的国家政治、社会风气的影响,其作品蕴含着相似的生命气息。
B. 褚遂良书法天然媚好,华美秀腴,欧阳询书法干净利落,森然险绝,他们二人不同的书法风格与各自的人文素养相关。
C. 楚地文明灵巧、活泼、艳丽、繁复的美学旨趣和独特风貌,滋养了句式灵活、想象奇特、感情奔放、风物奇异的“楚辞”。
D. 书法爱好者在临摹、创作书法作品时,借助鲁迅对中国文字的“三美”理论,便能从形式到内涵等方面感受到书法之美。
3.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论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作者橙子辅导论述唐人柳公权与清初王铎等大家书作的特点,为历代书家推崇书作书品中的“生命意识”提供了例证。
B. 材料一作者橙子辅导列举欧阳询、褚遂良二人风烟俱色的书法特点,论证了时间和空间因素对书法中“生命意识”有重要影响。
C. 材料二以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等书法家为例,列举了具体数据,使读者明了书法有静心养气、延年益寿之功用。
D. 两则材料都引用了人物言论,材料二通过引用增强了权威性和说服力,材料一则对引用的言论做出了简要评价。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 我校公众号“重庆一诊”单独开设了包括书法在内的十几种网络课程,但选修书法课的学生寥寥无几。为了动员更多学生选报书法课程,你可以宣讲书法的哪些功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猖会
鲁迅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