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1/17 7:06: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310字。

  2021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关于人民地位的基本论断是“民为国本”。如果从人权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丰富的人权意涵,包含了中国古代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要求。“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是一致的。“本”是一种价值观,涉及人的作用、地位、权利和利益。“民本”或“人本”肯定了“民”或“人”的权利主体地位。“以民为本”或“以人为本”作为施政者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有“以人民权利为本”或“以人权为本”的含义。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突出对为政者的道德约束。孔子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为政以德”施政方针的核心是要求施政者实行“仁政”“善政”或“德政”,反对暴政、苛政、虐政。传统民本思想认为“德”高于君主权力,君主为政必须受道德的约束。
  “为政以德”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表明儒家认为道德在治国理政中比法律更为基础、更为有效。儒家主张的治国的基本方法是德治。“德主刑辅”是中国几千年来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概念。儒家强调施政者应该以采取符合民众利益的措施来争取民众支持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采取法律措施来强迫百姓服从。
  “为政以德”与儒家的“义利之辨”有一定的联系。“义利之辨”涉及道德与功利的关系。孟子对染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从内圣修己与外王治国的关系来看,如果君主能够重义轻利,以人民利益为重,不与民争利,显然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汜论训》)所谓“利民”,就是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不做有害于人民的事情。“利民”可以包括爱民、养民、惠民、富民、安民、保民、乐民、教民等类似提法的含义。中国古代君王早已认识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也有人认为,在古代,统治者讲“以民为本”,实质上讲的是“民为君之本”,不是“民为国本”。这种分析也许有道理,但否定不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即使君主出于“以君为本”的动机把“以民为本”作为统治术,或御用学者出于维护君主统治的目的建议实行“以民为本”的政策,只要客观上有以民为本的行动,实际效果依然是“以民为本”的。只要有“以民为本”的事实,都是应当肯定的。
  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施政传统具有重要当代价值。2016年,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利马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将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前确保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减贫行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水平,也包括提供社会保障和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这些扶贫措施在全面保障贫困人口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同时,也为进一步保障其他人权创造了条件。”“脱贫攻坚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人权事项,使“以民为本”的施政传统在当代得到升华。
  (摘编自赵建文《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人权意涵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西方人权概念的“权利”性,是它的重要的或者具有根本性的形式特征。人权是一种“权利”。权利是对行政当局的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具有“确定性”,不可剥夺、不可交易、不可被回收,不是行政当局单方面的施予或恩赐。一个政权或行政当局不仅要在法律体系上,而且也应在行政制度上切实保障人权的落实。这样,人权就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是一个法律体系,一套制度体系,一种实际运行效果。
  儒家文化中没有“权利”的概念。孔子的“富而后教”、孟子的“制民之产”都是对于百姓的一种                                  (摘编自乔清举《论儒家思想与人权关系》)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为国本”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对人民地位和作用的理性认识,彰显出“民权”高于“君权”的现实意义。
  B.“为政以德”强化了“德”的政治意义,施政者只有放弃“功利”,通过“德政”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实现国泰民安。
  C.“为政以德”要求施政者处理好“内圣修己”与“外王治国”的关系,约束自己对人民的政治行为,实施“利民”举措。
  D.西方人权概念看重“权利”性,认为“权利”具有双方性,因此行政当局必须用法律或制度来保障其落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君主统治是相容的,君主统治以“以民为本”为条件,“为君之道
  ”与“治民之道”是辩证统一的。
  B.材料二认为君主对百姓的“厚待”“德治”是出于御民、牧民的目的,由此认定统治儒家文化中没有“权利”概念。
  C.两则材料均表明文化传统与当代政治价值有很多契合的地方,预示出中国人权道路将拥有灿烂广阔的前景。
  D.文化传统为人权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提供观念背景和思想基础,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B.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4.为什么说“脱贫攻坚战”使“以民为本”的施政传统在当代得到升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蝼  蚁    周海亮
  婴儿就在他们的头顶上疯狂地号哭,他们却无能为力。
  他们的头顶上还有士兵。荷枪实弹的士兵,抽着烟,看着婴儿,手指不离扳机。士兵知道附近肯定有人。这里的人们,绝不可能丢下一个婴儿。
  士兵在两小时以前袭击了村子。村人们多被击毙,只有他们躲进地下室。地下室极其隐蔽,现在,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