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诗歌鉴赏复习:读懂诗歌始鉴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1/15 20:23:25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240字。

  第一章  读懂诗歌始鉴赏
  角度一  读懂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歌内容的载体。有的题目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有的题目提示了诗歌的线索,有的题目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有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题目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卷   别 诗     题 重  要  信  息
  2017年全国一卷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1、 点明了地点(礼部贡院)
  2、 点明了事件(阅进士就试)
  2017年全国二卷 送子由使契丹 1、“送”表明了题材是送别诗
  2、“子由”是送别的对象
  3、“使契丹”点明了出使的目的。
  2018年全国一卷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1、 点明了目的(题)
  2、点明了对象(醉中所作草书)
  2019年全国二卷 投长沙裴侍郎 1、 点明了目的(投)
  2、 点明了对象(长沙裴侍郎)
  2020年全国一卷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1、 点明了事件:(袭美抱疾杜门)
  2、 点明了写作缘由及方式:(见寄,写诗给我)(奉和,即作诗与人唱和)(次韵,依照别人作诗所用的韵来和诗)
  2021年全国二卷 鹊桥仙 赠鹭鸶 1、点明了目的(赠)
  2、点明了对象(鹭鸶)
  【针对训练】
  阅读下列诗歌的题目,写出从题目中读出的内容。
  (1)《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2)《阮郎归  西湖春暮》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角度二  读懂诗歌正文理解“诗家语”
  古代诗歌的语言属于抒情话语系统,这种语言是一种“变形的语言”,之所以要做变形处理,完全是由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决定的。
  1.以词语错综颠倒的方式组句。
  词语的错综颠倒是指古代诗歌词语的运用,打破了一般语法上的固有顺序。其具体情形大致有二:一是词语在单个诗句内的错综颠倒,二是词语在两个诗句之间的跳跃变换。先说词语在单个诗句内错综颠倒的情形。如崔颢《黄鹤楼》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汉阳树晴川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的倒装变形,我们分析这个例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这两个因素。
  接下来说词语在两个诗句之间的跳跃变换。如王翰的《凉州词》有这样两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第一句的“葡萄美酒”是第二句“欲饮”的对象,这种跨句位移,极大地强化了“葡萄美酒”这一形象的感觉呈现力量,让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筵席盛况直接撞击读者的视神经,视觉效果强烈。这种词序颠倒变形的跨度相当大,往往是由此句跳跃到彼句,弹跳力极佳,因此较难掌握。
  2、以词语超常搭配的方式组句。
  所谓超常搭配是指词语突破了常规的搭配习惯,表面上有悖于生活逻辑,实则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合乎诗意的真实。以这种方式组接的句子最能表现出诗人的独特感受。如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西江月??黄陵庙》上阕的起调两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千里湖光”就属于词语超常搭配、锤炼颇佳的句子。从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