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配套检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1/12 11:42: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80字。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配套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 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①。
  朝来初日半街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②,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注] ①旧注,俗以钟鼓声亮为晴之占。②悰(cóng):欢乐,乐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标题为“初春病起”,主要内容写岁寒春晚,大病初愈的词人对春天的感受。
  B.“东风”二句写东风如约而至,柳际花边已经春意萌动,写出词人的喜悦心情。
  C.下阕“朝来”二句写初春晨景,色调清新明丽,境界宏大,展现了词人开阔的胸襟。
  D.最后三句紧扣“病起”二字,写尽管春天已至,而自己病体方愈,仍愿白日卧床。
  解析:选C C项,“境界宏大,展现了词人开阔的胸襟”错。下阕前二句意思是“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写初春晨景,仍贴合着“病起”的特殊景况,只写楼阁中所见所感。“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景象虽不阔大,但色调明丽,充满生机,清新可喜。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实描绘,又符合作者独特的环境和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可见选项中“宏大”“开阔的胸襟”都曲解文意。
  ★(2)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作者是如何写这个姗姗来迟的春天的?(6分)
  答:                                    
  参考答案:①直接描写。“春浅”,点明春晚,美丽的春天春寒犹在。②侧面描写。人们没感受到春风,“有信”也“无人见”,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侧面衬托春的晚临;通过人的感受侧面写春回大地: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③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春天景象。实写早春清晨的清丽之景,想象游人去寻春,看桃杏报春开放。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①(其二)
  黄庭坚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
  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
  一挥四百病②,智刃③有余地。
  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
  [注] ①《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是诗人为酬答友人黄斌老而创作的组诗。②四百病:据《维摩经》,人的身体是由四大因缘和合而成,四大的任一部分增多或减少,都会引起身体的一百零一种疾病。③智刃:智慧的利刃,即参透佛理后大彻大悟,游刃有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以“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引入,显示出病后新愈的清爽。病好了,心情宽和了,周围的竹子、荷花都特别亲切近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