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
- 资源简介:
约7480字。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三)(高三备课资料)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三)(高三备课资料)
五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6分)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答: “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五十二.阅读古诗,答复下列问题。(6分)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答:“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案: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拟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拟,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五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
(2)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①“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②“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比照,从反面衬托出春光的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