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届高三9-10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 资源简介:
约2753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山东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①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乞依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委以规画。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カ,卒不能夺。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成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①草窃:草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B.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C.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D.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的称呼,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金陵”也是南京。
B.殁,古代对身份地位不同的人的去世说法不同。“殁”是对士大夫去世的委婉说法。
C.长短句,在北宋时,长短句是词的本名;在宋以后,人们常常把长短句作为词的别名。
D.谥,即谥号,始于西周时期,是在一个人去世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评价性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施政宽缓,关爱百姓。在滁州任职时,面对滁州因战火而破败的景况,他放宽减轻赋税,招抚逃难的流民,训练民兵,建议军队屯田。
B.辛弃疾文韬武略,颇具文采。他与朱熹同游武夷山时写了《九曲棹歌》,他还擅长写词,词风激烈悲壮,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C.辛弃疾结交名士,重情重义。他曾经和朱熹有交往,但朱熹去世后,门生朋友没有来送葬的,但辛弃疾却作祭文哭祭朱熹以表达哀伤之情。
D.辛弃疾遭遇不平,百姓愤慨。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辛弃疾墓旁的庙宇时,听到有人在堂上大声疾呼,好像是为辛弃疾抒发心中的不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②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14.辛弃疾为什么要成立湖南飞虎军?
山东省2021-2022学年“山东学情”高三10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唐高宗仪凤元年)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