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0/15 15:02: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500字。

  篇目(二) 大学之道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联系。
  3.理解《大学之道》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
  4.结合《大学之道》中的相关论述,理解治学修身与实现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祖籍梁国甾县(今安徽省砀山县),后定居于魏郡斥丘(今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北乡义镇)。 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 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
  著作有《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二、思想情怀
  《礼记》名言集锦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5)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任务驱动二 深思精析•走进时代
  [背景介绍]
  《礼记》的产生
  《礼》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多作解读以辅助理解,六经中的“《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七十二弟子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西汉能见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写的“记”依然不少,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为《礼记》。
  任务驱动三 常识博览•拓宽视野
  一、文学常识
  1.《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