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7180字。
篇目(二) 五石之瓠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真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当车却又游刃有余。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于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
闻一多先生说:“庄子只管穷困了一生,寂寞了一生。”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3.理解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学会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后因战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二、典型事迹
鼓盆而歌
庄子晚年丧妻,他坐守棺旁,两腿八字张开,簸箕似的很不雅观,手拍瓦盆伴奏,毫无愁容,放声歌唱。看见老朋友惠施吊丧来了,也不招呼,仍唱他的。惠施说:“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自己送走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伤。但我不能一味地受感情支配,还得冷静地想想呀。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我联想到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多么相似。现在她即将从我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歌欢送,倒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这样一想,我便节哀,敲盆唱起歌来。”
三、思想情怀
1.庄子名言集锦
(1)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