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9-10月语文试题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 资源简介:
约15910字。
写作专题
江苏省苏州市八校联盟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没有哪项成功与进步,能离得开质疑与批判。没有理性的批判性思维,一个人往往就无法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独到的思想见解、独特的分析说服力。但是极端的批判思维,往往会带来急躁的情绪、极端的言行。其实,许多事情不是那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的关系。基于尊重和通识的理性的判断、客观的分析和均衡的观点,往往可以让人们避免从赞扬的极端走到批判的极端。
理性的巧妙的批判,是一种温柔的批判,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是一种基于希望的批判,甚至可能是一种体现某种爱的批判。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此,欧阳修谈论唐朝纵囚如此,张思先提醒宋太祖食言亦如此。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2届高三10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一届特别的奥运会,刘长春独自一人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当时报纸这样写道: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2021年东京奥运会是第一次因疫情而延期的奥运会,中国派出777人的代表团,交出了38金32银18铜的成绩单,金牌和奖牌总数位居第二,创境外参赛最佳战绩。
展望未来的奥运会,2024、2028、2032……总会有一届我们的奥运健儿会见证中国^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历史时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你围绕“中国与奥运”这一主题,给刘长春或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健儿或未来见证历史时刻的奥运健儿写一封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首名诗写道:“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他本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抛家舍业,选择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说:“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叫彭湃,牺牲于1929年。
他幼年受尽磨难,成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机械,由于国家核动力专业急需人才,他服从祖国需要选择改行,硬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