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2届高三语文复习试卷精选汇编:《论语》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9/20 20:53:07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60字。

  论语专题        
  北京市101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罕》)
  (1)请解释“弘毅”和“斯文”的含义。
  (2)请说说以上材料中包含了古代士人怎样的使命感。
  12 
  (1).①弘:弘大、宽宏、强大;毅:刚毅、坚毅、坚定。②斯文:(古代的)礼乐教化、典章制度,或(古代的)文明文化。 
  (2).①能认识到传承文化的艰巨性,并对自身品格素质有较高要求;②把仁作为自己的重任,并终身奉行;③自信天赋使命,主动承担传承文化的责任;④在遭遇困厄时,仍然坚信自己肩负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使命。
  北京市2022年高考语文期初模拟评估卷1
  (二)根据要求,完成12题。(共6分)
  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1)请解释“弘毅”和“斯文”的含义。(2分)
  (2)请说说以上材料中包含了古代士人怎样的使命感。(4分)
  【答案】
  (1)①弘:弘大、宽宏、强大;毅:刚毅、坚毅、坚定。②斯文:(古代的)礼乐教化、典章制度,或(古代的)文明文化。
  (2)①能认识到传承文化的艰巨性,并对自身品格素质有较高要求;②把仁作为自己的重任,并终身奉行;③自信天赋使命,主动承担传承文化的责任;④在遭遇困厄时,仍然坚信自己肩负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使命。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意思是“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所以“弘毅”的意思是“弘大刚毅”,弘:弘大、宽宏、强大;毅:刚毅、坚毅、坚定。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意思是“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所以“斯文”的意思是“(古代的)礼乐教化、典章制度,或(古代的)文明文化”。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阅读材料内容,归纳概括文言文阅读材料相关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以得出曾子认识到传承文化的艰巨性。为传承文化任务,曾子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也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