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案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9/19 7:23: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850字。

  第16课 篇目(一)__赤壁赋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乌台诗案”后,他像一只凄惶的孤鸿飘零到黄州,在这里,他为历史奉献了著名的“一词二赋”。赤壁之下,他看穿人生、看透生命,化茧成蝶。让我们走进《赤壁赋》,解读苏轼的心灵世界。 1.梳理文中情感起伏变化的脉络,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体会文本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的特点。
  3.欣赏文本通过排比、铺陈手法描写形成的整饬之美。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见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典型事迹
  黄州谪居,成就奇才
  北宋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二十八日,因“乌台诗案”陷狱四个多月的苏东坡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到元丰七年(1084)四月上旬离开黄州,苏东坡谪居黄州有五个年头儿。
  元丰三年(1080)的大年初一,苏轼和长子苏迈,在御史台差人的押解下从京城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在二月初一到达了黄州。
  由于是犯官身份,没有官舍居住,初到黄州的苏轼只得暂时借住在一座山间旧庙里。
  元丰四年(1081),苏轼生活“日以困匮”。黄州太守徐君猷很同情苏轼的遭遇,就把黄州城东缓坡上一块营防废地划给了苏轼。
  苏轼带领全家老小清除瓦砾,刈割荆棘,整理出五十亩田地来。他又购买了一头耕牛,冬种麦,夏种稻,还种了蔬菜瓜果。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在黄州,苏轼也算是无官一身轻了。他在这里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煮“东坡羹”,做“东坡肉”;在这里,他对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进行了融会和批判,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获取了真正的个性自由。
  苏东坡的文学、书法在黄州皆创造了奇迹,苏东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黄州可以说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也成就了这位举世无双的奇才。
  [情境活动]
  北宋嘉祐二年(1057),苏轼在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试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获得了欧阳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赞赏。在礼部举行的口试复试中,苏轼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名。后来欧阳修对老友梅尧臣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
  根据你对苏轼的生平及才学的了解,结合本则材料,请尝试为他写一副对联,加以评价,要用上成语“出人头地”。
  答:                                    
  参考答案:遇恩师慧眼识才出人头地 凭学识妙手著文超凡脱俗
  任务驱动二 深思精析•走进时代
  [资讯概览]
  一、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的政治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造成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