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学案6
- 资源简介:
约3820字。
《藤野先生》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3.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4.通过私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5.赏析课文重点语句的方法。
6.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7.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8.理解本文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
【自主预读】
1.课文背景知识
作者: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这是鲁迅于1926年10月12日写的一篇回忆录,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3.18”惨案发生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受到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离开北京到了厦门,此时他整理、撰写了10篇回忆性的散文,以针砭时弊,抨击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本文即写于此时。
1902年鲁迅去日本学医,目的是想将来以行医来救国救民,在《自题小像》中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后来,他的这种美好愿望被现实粉碎,特别是在仙台医学校学医期间(1904—1906年)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他以很大的刺激,他决定弃医从文,用文艺来唤醒民众。
藤野先生就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
2.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绯红( ):
标致( )
落第( )
诘责( )
不逊( )
托辞( )
油光可鉴( )
抑扬顿挫( )
深恶痛疾( ):
物以稀为贵:
【文本研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写的事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根据这14件事与刻画人手的关系,分为三类,并分别说说不同类别事例的作用。
第一类:写藤野先生其人,直接为刻画 人物服务。
①浏览6—10段,找出有 关 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②默读11—23段,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第二类:写作者离开藤野先生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
第三类:字里 行间并末写藤野的事件
3.探究本文的语言。(各举一例)
①第一类:直接从字里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
②第二类:借助于副词,增强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