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3210字。
(教师用书独具)
淳熙丙申至日(冬至),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满眼)。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谱写,作曲)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表示故国之思)之悲也。
请概括层意:交代创作此词的原因。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犹厌言兵。渐(向,到)黄昏,清角(清越的号角)吹寒,都在空城。
请概括层意:上片主要写景,描绘扬州受战争洗劫后的凄凉景象。
杜郎俊赏(快意游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红芍药花,是扬州繁华时期的名花),年年知为谁生?
请概括层意:下片以抒情为主,通过扬州景物今昔、盛衰的对比,进一步抒发“黍离之悲”。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淳熙三年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 夜雪初晴,放眼望去,荠麦弥望。全是野生麦子。至日:这里指冬至。维扬:扬州的别称。初霁:这里指雪方止,天刚晴。荠麦:野生麦子。一说,荠菜与麦子。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清冷。 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
寒水:清冷的河水。戍 角 悲 吟。 予 怀 怆 然, 感 慨 今 昔,的号角声。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戍角:指驻防部队的号角。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
之悲也。的悲凉意蕴。
度:谱写,作曲。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的自号。姜夔娶其侄女为妻,并跟他学诗。黍离之悲:指故国残破的悲思。
《黍离》,《诗经•王风》中的一首诗。《毛诗序》称,周大夫见故都的宗庙宫室倾覆,遗址上长满了茂盛的黍子,于是写了《黍离》一诗表达自己的忧伤。
淮 左 名 都, 竹 西 佳 处,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
解 鞍 少 驻 初 程。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稍作停留。淮左:今淮河以东地区,当时设置淮南东路。竹西:竹西亭,在扬州